陸雙重困境 外資減少外人不來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富人今年已將價值數千億美元的資金轉移出境。(Getty Images)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趁着幾乎完全封鎖邊境近三年的新冠防疫措施結束之際,中國富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資產轉移出境。華爾街日報也指出,中國目前不僅面臨外資出現歷史性疲軟,就連來華的留學生和遊客都在大幅減少。
華爾街日報稱,導致當前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經濟依然疲軟,二則是部分外國人在中國不再感到安全,無論是在財務上,還是就個人而言。
對於當前大陸外資流出情況到底有多糟?報導稱:「非常糟糕」。根據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外來直接投資負債減少一一八億美元。這是中國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此類季度負值。該指標衡量外商直接投資,包括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留存收益。
大多數分析師將此歸咎於「去風險化」,但另一些因素也使局面雪上加霜,例如大陸安全部門對外資企業進行的調查甚至逮捕。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Nicholas R. Lardy表示,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不僅拒絕將其收益進行再投資,而且有史以來首次大量淨賣出對中國公司的現有投資,並將資金匯回母國。
高盛集團指出,隨着中國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低水平,而中國以外國家的利率在更長時間裡保持較高水平,資本外流壓力很可能會持續下去。
與此同時,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也不再能吸引如過往那樣的購買量了。華爾街日報形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股價已經大跌到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水準。二○二一年,有三十四間中國公司在美國IPO,總計籌集了一二六億美元資金。二○二二年則分別驟降至十四次IPO和四點六八億美元。
報導認爲,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包括監管的不確定性和中國企業在國內的表現疲軟。
在資金流失的同時,如今去中國的留學生人數也在減少。二○一九年,有超過一點一萬名美國人在中國學習。根據位於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數據,今年已降至三百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