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關係緊張 英媒:歐盟憂對中食品出口遭「報復」

英國《金融時報》5日報導稱,在中歐商業爭端「不斷升級」風險之下,中方可能發起調查對中歐農業貿易實施「報復」。(示意圖/澎湃新聞)

歐盟近來頻頻對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再生能源行業發難,英國《金融時報》5日報導稱,在中歐商業爭端「不斷升級」風險之下,中方可能發起調查對中歐農業貿易實施「報復」,而歐盟官員正在遊說中國,呼籲保護農業這一「戰略部門」免受貿易緊張局勢影響。

「我的目的是盡一切可能避免農業成爲其他行業問題的受害者」,報導引述歐盟執委會農業專員沃伊切霍夫斯基(Janusz Wojciechowski)的話說,他告訴「中國夥伴」,農業作爲對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領域,需要被「特別保護」起來。

報導表示,沃伊切霍夫斯基是在上月末在中國接受採訪時做出上述發言。沃伊切霍夫斯基4月21日至26日到訪上海、深圳和北京,任內首次訪中的他率領了超70名農業食品企業代表的「規模最大代表團」以示重視,隨行企業總市值達到3500億元(歐元,下同)。

公開日程顯示,沃伊切霍夫斯基在中國期間會見了中國農業農村部長、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長和海關總署長等。歐盟執委會聲明稱,沃伊切霍夫斯基在會面期間表示,儘管面臨「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困難」,中國和歐盟在促進農業食品貿易方面仍有很大的潛力。

中歐互爲第二大交易夥伴,2022年,中國與歐盟的貿易8473億美元,日均23億美元。尤其是農業方面,中歐在大多數類別農產品上均存在着緊密的貿易聯繫。只是受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影響,歐盟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近年來一直呈下降趨勢,沃伊切霍夫斯基希望今後貿易量能夠重回2020年水準。

然而,《金融時報》稱,布魯塞爾近來指控中國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導致中歐雙方關係日益緊張。報導稱,歐洲農產品生產商擔心,歐盟對中國產品的打擊可能會招致中國政府對歐盟食品出口的「報復」。

報導提到,在歐盟去年宣佈對電動汽車進行調查後,中國今年1月也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暗指這是中方對歐盟反補貼調查的報復,擔心中方的反制手段可能延伸到農業領域。

與太陽能電池板和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不同,歐盟農食產品是對中出口呈順差態勢的領域之一。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歐盟對中貨物貿易逆差達到2910億歐元。同年,歐盟對中農產品出口額146億歐元,同比下降8%;中國對歐盟進口額83億歐元,同比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