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長不到4公分是警訊! 醫:生長遲緩15歲前都能治

▲每年長不到4公分警訊!醫:生長遲緩15歲前都能治。(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人的身高70%靠先天基因決定,30%則需要靠後天努力。」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理事長羅福鬆表示,若5歲以上的小孩,每年長不到4公分,就要警覺可能罹患「生長遲緩」,應近早帶給醫師治療,只要及早施打生長激素,還是有機會長高。

羅福鬆說,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孩童過度攝取甜食油炸高脂高熱量食物,導致兒童提早進入青春期,就算一開始生長速度正常的孩子,一旦生長板閉合,就無法再長高了。因此,身高篩檢不能就單一年齡層判斷,而是要看年齡之間的生長曲線,若有下滑或停滯,就要有所警覺。

除了上述外在因素外,學童長不高的另一個原因天生基因缺乏或疾病所致。臺中榮總2002年曾發表一份臨牀報告,指出經由學校轉介的655位兒童中,由13%是可以治療。而治療成功者,又以生長激素缺乏、透納氏症、甲狀腺缺乏、性早熟等患者爲主。因此,羅福鬆提醒,只要掌握15歲以前的黃金治療期,還是有機會高人一等。

▲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理事長羅福鬆醫師。(圖/記者嚴雲岑攝)

治療生長遲緩,現行主要療法爲一天施打一劑「生長激素」,治療過程雖然辛苦,但效果顯著。羅福鬆曾收治一名透納氏症患者,7歲時身高僅98公分,比同學矮了不止一個頭,經過5年的治療後,現年12歲的她已經長到136公分,整整抽高了38公分,未來可望突破140公分,也讓父母終於放心了。

爲了避免兒童生長遲緩卻未被即時診斷,教育部自2003年起,每學年度開學健檢時,都會請保健室針對小一至國三身高不足的學童開立「生長遲緩轉介單」,父母若收到轉介單,應儘早帶小孩至各大醫院小兒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專科檢查,才能及早找出原因,並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