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0分鐘就見效 研究認證散步或騎單車對中風的好處

周步行或從事園藝活動3至4小時,或是每週騎自行車2到3小時的中風患者,早死的風險下降達54%。甚至,未滿75歲卻曾發生中風的患者,會因類似訓練量的運動而將低死亡率達80%。(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爲了解體能活動對於有中風史患者健康的影響,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針對近10萬名參與者展開逾4年的體能實驗。結果發現,每週步行或從事園藝活動3至4小時,或是每週騎自行車2到3小時的中風患者,早死的風險下降達54%。甚至,未滿75歲卻曾發生中風的患者,會因類似訓練量的運動而降低死亡率達80%。

這份研究已刊載於2021年8月份的期刊《神經學》(美國神經學會期刊)。中風已成爲現代中老年人的好發疾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再發率高、致殘機率高,以及相關併發症多,是這種疾病的特點。

衆所周知,體能活動能促進人體心血管健康;然而,對曾經有中風史的患者而言,往往因身體活動能力的下降,導致運動的時間與能力也大幅下滑。不但不能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好處,身體健康更是每況愈下。

但這更凸顯運動對於中風患者的重要性。換言之,對於有中風史的患者,是否因運動而帶來健康的益處,這讓研究團隊想要一探究竟。

爲了解曾經中風的患者,是否因運動而造成死亡率變化,研究團隊遴選895名曾經中風的患者做爲實驗組,與97,805名未曾中風的參與者做爲對照組。其中,中風患者的平均年齡爲72歲,未曾中風者則是63歲。

所有參與者必須填寫問卷,包括從事的運動種類,涵蓋步行、跑步、園藝活動、重量訓練、騎自行車與游泳等,以及過去3個月來的訓練次數與每次訓練時間。依據問卷內容,研究團隊計算出所有參與者的運動量、運動頻率與運動時間。

在歷經4年半的追蹤期,並排除其他可能導致死亡風險的因素後(如年齡、吸菸等),約25%的中風患者因各種因素而死亡,這項數字在非中風患者中則是6%。

結果發現,在擁有中風史的參與者中,相較於沒有進行訓練的參與者死亡率爲33%,每週步行(或園藝活動,若是騎自行車則是2至3小時)3到4小時的參與者,死亡率則下降至15%。至於從未罹患中風的參與者,若每週進行同樣訓練量則死亡率降至4%,而沒有訓練的人死亡率則上升至8%。

研究團隊也發現,75歲以下卻曾經中風的患者,死亡率會因運動而呈現最大幅度的下降。進一步地說,擁有中風史的75歲以下患者,若每週進行前數運動量,死亡率只有11%;同樣族羣卻不運動的人,死亡率卻高達29%。

甚至,相較於沒有中風史的人,75歲以下有中風紀錄的患者在進行前述訓練量後,死亡率更低了80%。至於75歲以上的中風族羣,其因運動而享受到的好處較少,但死亡的可能性還是降低32%。

研究團隊總結,對於曾經發生中風的人來說,進行少量的步行、園藝活動或是騎單車,就能夠降低死亡率;特別是年輕而又有中風史的人,很可能因爲每天走路30分鐘,就享受到最大的健康好處。

至於爲何步行有如此魔力,研究團隊認爲有中風史的人普遍出現活動力下降、認知混亂與抑鬱症;但步行有各種好處,包括避免血糖波動、維持膽固醇與血壓穩定,特別是收縮壓,這些都有助於提升存活率並減低二度中風可能性。

此外,步行能增加大腦抗壓性,降低腦組織老化,還能促進腦脊髓液清除廢物並改善流向腦細胞的血液與氧氣。甚至,步行時會釋放腦源性神經因子,而有助於修復受損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