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棗界的LV 屏東高樹「雪蜜棗」搶鮮上市

農民採收雪蜜棗。記者劉星君/攝影

蜜棗品種多,唯獨「雪蜜棗」皮薄、爽脆、水份多、甜度高,但因產量較少,管理不易,近幾年農民普遍改種其他品種。屏東縣高樹鄉農民李俊寬15年來堅持栽種「雪蜜棗」,天然無毒方式管理,還要像呵護嬰兒般幫蜜棗「洗澡」,並研發多糖體酵素提供給棗樹營養,吃過的消費者回味無窮,每年迴流指定購買。

「雪蜜棗」原名雪梨蜜棗,屬高雄8號品系,每年1月至3月是產季,「雪蜜棗」外型較扁圓,有着近似蘋果圓胖形狀,又被稱爲「小蘋果」,在口感上皮薄、爽脆,有如水梨般,多汁爽口,果肉質地細緻,消費市場被封爲「蜜棗的LV」。

「雪蜜棗」個頭較小,最大顆的四兩重左右,但口感不變,果實皮薄、肉質清脆、爽口多汁。高樹鄉農民李俊寬說,雖然「雪蜜棗」吃起來口感比其他品種的蜜棗還要好,但因產量較少,僅牛奶蜜棗四成,管理上又費工,農民普遍栽培意願較低,以生產蜜棗聞名全國的高樹鄉來說,目前僅約三位農民栽種。

李俊寬說,「雪蜜棗」栽培管理不易,很費工序,嫁接成功率低,枝梗又脆弱,風勢稍大就會斷枝;另一個因素最讓農民頭痛,「雪蜜棗」開花結果後,果實皮薄,清晨露水多或下雨時期,就要在天氣放晴後,用乾淨的水幫每棵棗樹「洗澡」,就像照顧嬰兒一樣「呵護」,否則殘留的露珠或雨水,會造成果實表皮泛黃裂痕,雖然口感沒變,但會影響賣相品質。

李俊寬說,目前他種植「雪蜜棗」約有六、七分地,因管理不易,近幾年多數農民普遍改種其他品系,他仍堅持栽種「雪蜜棗」,除有一羣「死忠」消費者,每年迴流指定購買,同時也是父親(東興村前村長李文忠)的遺願,父親生前就堅持以天然無毒方式管理,自家研發多糖體酵素提供給棗樹營養,不論成本與收益,讓消費者吃的安心!

屏東縣高樹鄉是水源保護區,蜜棗種植面積大約400公頃,天然地理環境陽光充足、水質純淨、沙質土壤與鄰靠荖濃溪畔,河牀邊有陣風常年吹拂。

農民幫雪蜜棗「洗澡」。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高樹鄉農民李俊寛說明如何分辨雪蜜棗與13號雪麗蜜棗,右爲雪蜜棗,左爲13號雪麗蜜棗。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高樹鄉農民雪蜜棗開始採收搶鮮上市。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