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臺灣遍地城市礦產

遭棄置垃圾掩埋場事業廢棄污泥,引發地方關切污染環境,但是環保署魏國彥(圓圖)認爲,金屬污泥與廢棄物其實是人造礦砂,經過系統化管理高科技處理,就能點「污」成金大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簡榮輝攝;圓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姚志平攝)

我21歲時學習礦牀學,當年最大的感觸是生不逢時,因爲臺灣金瓜石礦脈開採殆盡,九份山上風華不再;我很多學長赴美留學後滯留異邦,甚而遠赴非洲楚才晉用,因爲在臺灣實英雄無用武之地。

金銀銅鐵鉛鋅鉻鎳,甚至一些稀土元素,其實遍地皆有,只是濃度太低,開採起來不敷成本,只有富集到一定濃度以上纔有經濟價值,也因此,何處的岩石有「礦」與市場上礦物價格及開採冶煉的技術有關。近年世界礦產價格飛漲,採油的破冰船駛向冰山覆蓋的北極海淘金履帶車碾入阿拉斯加的溪流探礦探子跋涉於非洲蠻荒叢林

臺灣有礦嗎?傳統定義上的沒有,但是,一種新的礦產型態出現了,我們執世界牛耳的電子高科技產業和電鍍製程中所產生的廢污泥變成了「城市礦產」: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附近的「世界資源」公司數年前來到高雄岡山,設立了一資源回收廠,專門收購處理臺灣各大半導體封裝廠、印刷電路板廠產出的污泥,在岡山廠做初步的烘乾研磨處理後成金屬富集物,以貨櫃封裝運去美國,由美國大型冶煉廠熔鍊出金、銀、銅、鎳等貴金屬

臺灣人聞之色變的廢棄物與污染物,卻被美國公司萬里迢迢運回美國,我棄人取,「海畔有逐臭之夫」,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我們廢棄的3C產品,以及拆除的老舊建築物都是「礦」,主機板上有銅有金,老房屋裡鉛管銅線鋼筋,從礦物學原理來看,豈不都是品位很高的金屬礦嗎?近百年來,人類從深山老林裡開採的礦產,其實早就集中到城市來了。

40年前我曾怨嘆過,臺灣無礦;也擔心若投身礦業,要深入蠻荒,與毒蛇瘴氣爲伍。現在,情況變了,臺灣遍地黃金,大家聞之色變的「重金屬」其實可化身爲我們的戰略資源,關鍵在於國人能不能改變觀念,改以資源視之,以高科技與系統管理來將廢棄物變成資源。

我們所擔心懼怕的重金屬污泥與廢棄物其實是人造礦砂,經過系統化管理及高科技處理,就能點「污」成金,這應該是臺灣「知識經濟」的一環,把髒臭污泥可變身爲蘭茞蓀蕙。

作者爲環保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