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首發現3公尺長「鯨落」 可維持上萬生物體生存
▲陸科學家於南海發現長3公尺的「鯨落」。(圖/翻攝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昨(2日)表示,「探索一號」科考船首度於南海1600公尺水深處,發現一個約3公尺長的鯨落,根據其形態特徵,初步被認爲是鳥嘴鯨。該鯨落附近有數十隻白色鎧甲蝦、紅蝦、蠕蟲以及數只鼬䲁魚,呈現帶狀分佈,尾部還能觀察到有機組織,表示降解時間可能並不是很長。
▲位於南海的鯨落,附近有數十隻白色鎧甲蝦、紅蝦等生物。(圖/翻攝閃電視頻)
《新京報》報導,搭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發現鯨落的中山大學副教授謝偉表示,目前國際上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總量不超過50個,「在南海發現的鯨落,尾部仍然可以發現魚類在撕扯它尾部的肌肉,可能是剛剛死亡不久的鯨魚。」謝偉推斷,本次發現的鯨落尚處於降解的第一階段,具有長期觀測研究的價值。
▲鯨落尾部有魚羣撕扯肌肉組織,推斷死亡時間不久。(圖/翻攝央視)
據瞭解,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海底溫泉、冷泉一同被稱爲是深海生命的「綠洲」。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屍體會沈入海底,生物學家稱這一過程爲鯨落(Whale Fall)。一條鯨魚的屍體可以成爲供養深海生命的食物,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鯨落維持了至少有43個種類,約12490個生物體的生存。
隨着全球氣候的變化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近年海洋中鯨類的數目急劇減少,鯨落也變得稀少,其對深海生命和生態過程以及海洋有機碳循環的長遠影響,是目前海洋科學家關心的重要議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