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研究所-炒作與失衡兩大難題
農產品炒作與產銷失衡是兩岸農業當前面臨的重大難題。由於農產品市場與產銷體系的不完備,使得兩岸主要農產品價格一再偏離正軌,例如中國近年來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玉米」瘋、「辣」翻天、「飛天」豬以及臺灣的水果(如香蕉、木瓜、柳丁、水柿等)、大宗蔬菜、水產品(如蝨目魚、臺灣鯛等),主要獲利者都不是農民而是中間商,也導致物價指數(CPI)連翻上漲讓消費者大喊吃不消,引發民怨。
長期以來,「谷(果)賤傷農」幾乎成爲兩岸農民揮之不去的夢魘。造成原因除了天候影響外,主要有:生產基礎資料不健全、市場訊息不對稱、農民預期心理、產銷供應鏈過長、農產品需求彈性小、鄉村空洞化等。
目前針對產銷失衡臺灣政府多采取補貼、促銷、耕鋤方式來紓緩民怨;中國則積極採取「農超對接」方式(由農戶直接向超市、菜市場提供農產品),只是以目前中國超市銷售比率偏低(僅18%)的情況,還需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纔會產生較顯著的政策效果。
農產品產銷失衡本來就是農政機關相當棘手的問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因應對策,纔不會淪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來除了各自努力外,兩岸政府也可以透過相互支援來穩定農產品的供需,讓雙邊的農民與消費者皆能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