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睡眠
◎劉長運
科學研究證實,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睡眠,但她們想獲得高質量的睡眠,卻遇到更多挑戰。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行爲科學家發現,雌激素會影響睡眠質量和調節能力。雖然雌激素似乎能促進睡眠,但月經週期、懷孕、產後和更年期的持續波動導致了女性睡眠模式的中斷,這是大多數男性無需面對的問題。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認爲成年人每晚需要睡7至9個小時,但睡眠需求因人而異。只要能在睡醒後感覺神清氣爽、精力充沛即可。因此,有些人需要較長的睡眠時間,另一些人只需要較短的睡眠時間。因爲工作或學習繁忙而欠下的“睡眠債”,也是睡眠質量的一個影響因素。
睡眠研究的一個新興領域是性別差異,特別是性激素對睡眠的影響。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社會學家發現,女性每晚需要比男性多睡11至13分鐘。法國里昂大學的睡眠醫學家發現,男孩與女孩的睡眠差異從6個月大時開始出現,一直持續到童年和青春期。在同一情況下,對動物的研究發現,雌激素的主要形式(雌二醇)顯著影響睡眠和覺醒週期,而睾酮(主要的男性生殖激素)對睡眠模式沒有顯著影響。
由於雌激素,女性更有可能比男性睡得好。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雖然女性多睡了十幾分鍾,但睡眠的持續時間不如睡眠的質量重要。由於在褪黑素和體溫的晝夜節律方面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達到熟睡的峰值比男性早近1個小時,因此,女性會因爲睡眠時間的失調而導致睡眠質量較差,這會使她們的睡眠持續時間延長。
激素對睡眠週期的影響在懷孕期間尤其明顯,孕酮水平在懷孕早期達到峰值,較高的孕酮水平與嗜睡增加有關。因此,雖然女性在懷孕期間睡得更多,但這可能是激素刺激了她們的睡眠需求。
男女的睡眠問題都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在女性中,這種變化往往是由於激素波動、社會角色和期望驅動的。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早進入青春期,通常她們的睡覺時間更長;而在更年期期間,她們的雌激素水平發生顯著變化,患上失眠症的風險升高,特別是在圍絕經期。
即便如此,也有些治療方法可供女性選擇,包括認知行爲療法和激素療法,雌激素已經被證明是治療睡眠中斷的有效方法。
絕經後的女性經歷了核心體溫、褪黑素和晝夜節律週期的持續變化,這會導致她們的睡眠持續時間減少和睡眠質量下降。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爲人父母和照顧孩子對女性睡眠需求和質量的影響。雖然女性的睡眠需求略多於男性,但工作安排和家庭責任顯著影響了她們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