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長屋橋 盛不下這長達千年的傳奇
在德國中部城市埃爾福特有一座著名的屋橋——克雷默橋(也叫商販橋),它經歷了千年風雨,承載着沉甸甸的歷史和文化。近日,《環球時報》記者,終於踏上了這座心心念念許久的古橋。
埃爾福特是圖林根州首府,在中世紀就是該地區的經濟重鎮。 它位於南北交通要道的中心位置,很多貿易物流要通過這裡。格拉河從埃爾福特市中心穿過。克雷默橋跨越格拉河的支流佈雷斯拓河,連接貝內迪克特廣場和維尼格市場,是旅遊者必看的景點之一。埃爾福特最大的城市節日,也依此橋命名爲克雷默橋節,每年6月在此橋附近的老城區舉行。
這座兩側都有房屋的橋在阿爾卑斯山北部獨樹一幟,120米長,是歐洲最長的建有房屋的封閉式橋樑。屋橋已成爲埃爾福特的標誌性古建築。市政府有一個克雷默橋基金會,專門用來保護這一獨特的歷史古蹟。屋橋上的一幢房子是屋橋基金會辦公及接待遊客的地方。樓內人們可以看到屋橋各個時期的圖片與照片。屋橋是房屋與橋樑的組合,它具有橋樑的基本功能,可以跨越河水、山谷、道路等障礙之外,還具有居住和商業功能。這種屋橋在世界上並不多見,因此很受遊客喜愛。其他有名的屋橋還有意大利的老橋、法國的羅汗橋、保加利亞的屋橋、法國的商家之橋、英國的普爾特尼橋和弗羅姆鎮橋等。
克雷默屋橋上商家林立
很多小商販在橋上的店鋪經商,也住在這裡。徜徉在兩排店鋪之間的石板路上,筆者腦海中充盈着對歐洲中世紀的暢想。現在橋上共有店鋪32間,大都經營手工藝品,還有一些店鋪經營圖林根當地特產,如當地燒酒以及香腸等。圖林根香腸味道濃郁,在德國很有名氣。
橋上一家很小的鋪面引起筆者的注意。它專門出售一種藍色天然染料以及用這種染料印染的紡織品、陶瓷等用品。這種染料是用一種叫藍菘的植物製成的。中世紀時的歐洲人喜愛藍色。埃爾福特人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方法來製作這種染料。這個發明的過程純屬偶然。
當時的埃爾福特已經通過製作與交易這種染料而迅速地富裕起來。據說當時這種藍色染料的價格堪比黃金。大大小小的染料作坊在支撐着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
由於需求加大,染料作坊的老闆們就要招收員工與學徒。員工與學徒勞累了,得空也要出去瀟灑一下。像大多數德國人一樣,他們喜歡喝啤酒。一天夜裡幾個員工與學徒喝得醉醺醺地回到作坊。啤酒喝多了就要找地方方便。這幾個小子找不到廁所,糊里糊塗地就把製作染料的容器當成尿桶了。結果可想而知,第二天老闆聞到了那股尿騷味,把他們臭罵一頓,並且威脅說如果這些染料毀了,就要扣工錢,然後讓他們走人。老闆沒有想到,這一桶染料的質量特別好,色彩更加鮮豔。從此,這些染料作坊的老闆們一到了加工藍菘葉的工序,就買來大桶的啤酒請員工喝,他們喝夠了,就往製作染料的桶裡撒尿。這種藍菘製成的染料在當時的歐洲聞名遐邇,各國的商人接踵而來,造就了埃爾福特在中世紀的繁榮。當然,這種特殊的製作方法當年的埃爾福特人是秘不外傳的。
多次燒燬多次重建
據記載,11世紀時,格拉河的支流佈雷斯拓河上有一座木橋。1117年一場大火把這座橋燒燬,之後重建。對埃爾福特人來講,這是他們的生命之橋。財富之橋,不可或缺。這座橋多次經歷大火,多次重建,1175年、1178年、1213年、1222年、1245年、1265年、1293年都有這座木橋被燒燬的記錄。1293年,市議會決定建造一座石橋,以保證這座橋不會再因火災而被毀。1325年,這座石橋終於建成。鑑於小商販喜歡在橋面上練攤,市政管理部門乾脆就在橋面上建造了房屋,用作鋪面房。
不幸的是,1472年一場大火燒燬了大半個埃爾福特城, 這座橋也未能倖免,橋面上的建築全部被燒燬。埃爾福特人不能放棄在橋上練攤的傳統,他們這次乾脆拓寬了橋面,讓橋面上的建築有了更大的進深。1486年,這座橋以橋面寬達26米的嶄新姿態架設在河上。橋的兩面一共建造了62棟連體排屋。兩列排屋之間的通道有5.5米寬,可以通過當時的車輛。後來的歲月中,62棟房屋變成了32棟。1510年,這座橋被命名爲克雷默橋。
二戰之後,橋上的商家消失了,用作商鋪的房屋空着。河水一如既往地靜靜流淌,橋面上卻沒有了中世紀的那種熱鬧與喧囂。1990年,德國統一後,德國東部地區慢慢恢復了市場經濟的活力。埃爾福特人沒有忘記城市的標誌“商販橋”,成立了一個屋橋管理協會,修繕、出租橋面上的房屋。經過近30年的經營,這座屋橋又充滿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