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請來的農業“賽先生”們

二季度財報季到來,拼多多的業績還在一路狂飆。

拼多多2023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當季總營收523億元,同比增長66%;歸屬普通股東的淨利潤繼續增長,達到131.08億元,同比漲幅達47%。

高增的業績背後,地歌網發現,拼多多的獨立董事中多了一位大學教授。

拼多多宣佈,董事會已聘任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Ivonne Rietjens教授擔任獨立董事;Rietjens教授是該校毒理學系主任,在食品安全領域擁有超過25年的科研經驗,她還是荷蘭皇家科學院(KNAW)院士、法國農科院成員。

同時,瓦赫寧根大學是世界公認的頂尖農業科學研究機構。

一位農業科研專家加入企業董事會,這在國內互聯網上市公司中相當罕見,但對拼多多而言,這似乎是“順理成章”。

自成立以來,堅持推進“農產品上行”的拼多多,持續優化農產品流通鏈路,直連分散的產區農貨與前端消費者;長此以往,拼多多更是深入農業種植養殖、生產製造等環節,用數字化強化農戶經營效率、聯動科研力量提升農業創新水平。

今年7月,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表示:高質量發展是拼多多下一階段最重要的目標和任務,並且農業仍是拼多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立足點。

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道路商,不止是拼多多,專業院校、科研團隊等社會力量都參與其中。

比如今年7月,“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之‘拼多多杯’第二屆科技小院大賽”正式啓動。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小院拆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牆、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教與學之間的牆。我們還想拆一堵牆——科研與市場之間的牆。”

農業科研不是空中樓閣,真正落地商用的科研成果才能普惠更多農業人,而市場與科研之間的牆該如何“破除”?

深度連接科研與市場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小學課本里這首李紳的《憫農》,真實反映了中國一定時期內的農業生產現狀。

傳統農業人“靠天吃飯”幾乎是常態,地裡種的一茬小麥或玉米,如果遇到大雨或者冰雹過後,收成肯定減少一大半。

當然,中國是農業大國,近年來科學化種植的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大幅降低惡劣天氣等帶來的意外性,尤其設施農業方面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國內設施栽培面積佔世界總量的88%。

不過,中國設施農業也存在單一化的問題,比如95% 以上的設施農業都是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

目前,世界上更先進的一種設施農業叫“植物工廠”,可以利用智能化種植系統使其在極端環境下也能種出蔬菜,比如南極科考站使用的“植物工廠”,在極寒之地已經成功種出生菜、上海青等二十餘種蔬菜。

但,因爲“植物工廠”的智能化種植系統造價成本高,商用落地是道難題。

以生菜爲例,植物工廠的耗電量更大,再加上種子、營養液和人工成本,植物工廠種植的生菜是普通生菜價格的10倍。

植物工廠是好技術,但如何解決商業化問題,讓植物工廠的技術爲市場所用?

爲此,今年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的決賽環節,四支參賽團隊共同挑戰以植物工廠的模式種植出品質更優、產量更高的生菜品種“翠恬”。

農業領域的創新往往都是“苦活累活”,四支農研團隊也不例外,他們共同嘗試利用AI技術對生產元素(光、溫、水、氣、肥)進行調控,確保生產成本最優,進一步降低生產的邊際成本。

比如溼度方面,由於幼苗期的生菜溼度偏低,算法就將這一階段的溼度參數設定爲“不低於 60 克/立方米”;而成長期的生菜蒸騰量上升,溼度參數會調整爲“80 克/立方米以內”。

最終,來自上海農科院的團隊摘得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的冠軍,而這支團隊從參賽伊始,就在考慮如何讓農研成果商用化。

據地歌網瞭解,上海農科院團隊提交的參賽PPT中設計了生菜的外包裝logo,同時對目標客羣、產品優勢、營銷策略等方面有進一步的思考。

“我們不僅要知道如何種好,更要去思考如何銷售好,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經歷。”團隊成員丁小濤說。

實際上,由拼多多主辦的三屆農研大賽中,每一屆獲獎團隊的成果都已經走向市場。比如首屆農研大賽獲獎團隊“智多莓”的科研成果,被用於雲南省怒江州老窩村的草莓產業帶中,幫助當地的用工成本降低30%以上、產量增加30%。

爲支持農業產研發展,今年5月,拼多多還向中國農業大學捐贈1億元,進而推動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突破。

科研成果與市場商用之間的牆並不算高,讓先進的農研創新普惠農業種植與生產,這是科研團隊希望實現的目標,也是農戶期盼得到的結果。

再進一步,農戶本身也希望藉助數字化平臺,推動產業帶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業帶高質量“出圈”

中國是農業大國,優秀的產品和產業帶衆多,這背後又是成百上千位農業人及其團隊,以山東濟寧的金鄉大蒜爲例,當地已經形成大蒜冷藏、深加工等新的產業鏈,從事大蒜、蔬菜等農副產品加工的企業超過800家

但在電商新零售時代,原先分散的產區農產品如何接軌新渠道、如何走向品牌化,這對農業人而言是全新的挑戰。

過去,相對分散的產地農貨進入傳統的流通渠道,經銷商幾經轉手,渠道終端很難追溯產品批次,導致產品品質不穩定,而流通成本最終又轉嫁給消費者。

如今,大部分農業產業帶的配套設施和運營體系逐步完善,農戶從分散走向集約化生產,但面對貨架類電商重運營的模式,很多農戶闖入電商平臺後往往是屢次碰壁。

另外,新電商快速崛起,農業人又如何跟上時代節奏?

據地歌網瞭解,自今年2月以來,拼多多開展“農雲行動”,先後深入四川、山東和河北等地,爲產業帶的新農人召開電商運營專場培訓,還提供一對一的定向運營指導。

來自陝西西安周至縣的獼猴桃商家劉恆表示,剛入駐拼多多時想完全複製其它平臺的運營模式,但在新平臺空有銷量,利潤增長卻不明顯。

“之後平臺小二告訴我,可以嘗試報名百億補貼、萬人團和直播等不同活動”,劉恆告訴地歌網,在平臺小二的幫助下,自己店鋪的營收和利潤都有顯著提升。

不僅是運營指導,拼多多還爲農產帶商家對接倉儲、冷鏈等專用農貨物流體系,提供全鏈路的農產品上行基礎設施服務。

金鄉的大蒜商家李見就曾爲物流問題犯難,因爲過去商品從當地“點對點”發貨,物流成本高並且消費者等待時間長,“到頭來很多退單的。”

現在,李見的解決辦法是將不同批次的大蒜先運到濟南、徐州、鄭州等周邊城市的快遞分撥中心,再通過快遞發出。

李見表示,轉運的好處是減少消費者等待快遞的時間,提升履約時效,並且節省綜合運費,“比如5斤裝的大蒜運費會便宜1-2角。”

目前,李見的店鋪已經是拼多多蔬菜類目在當地的頭部商家。

通過“農雲行動”,拼多多不僅是解決問題的一方,更是爲各地農產帶發展提供可行性路徑,其中尤爲突出的一點便是產品品質和運營優化。

和李見是同鄉的邵明珠,同樣在拼多多上開店經營大蒜品類,而在平臺小二的建議下,她準備再新開兩家店鋪,增加鹹鴨蛋等品類。

爲何要分設不同店鋪,而不是在原有店鋪增加新品類?邵明珠表示,平臺小二提醒她不同品類應該開設不同的店鋪,這樣可以強化店鋪的類目屬性。

除運營本身的實用建議外,李見親身感受到自入駐拼多多以來,自家的大蒜品質已經三次升級,並且已經達到出口標準。

尤其品質升級後,產品的售後費用也有所降低,比如以前售價24元的產品,售後費用需要1元,“現在產品升級後,售後費用只要0.6元。”李見說。

對農產帶的新農人而言,他們對品質升級、店鋪運營升級都有極大的期望,但常年深耕田間地頭種好產品的新農人,對市場需求的洞察還不夠敏銳,也曾苦於缺乏關鍵平臺的支撐。

拼多多爲何能成爲農產帶商家的幫手?這不僅是基於拼多多高質量發展的長期戰略,更是拼多多電商能力的外溢,其在技術、物流和運營方面沉澱的軟性經驗或硬性的基礎設施,往往能爲商家帶來巨大增益。

拼多多“農雲行動”專項小組負責人就表示,正是通過後臺的數據分析發現大蒜銷售還有很大增量空間,最終“農雲行動”才走進金鄉大蒜產業帶。

科研與市場,市場與生產,三者絕非獨立割裂的關係;更多突破性的農研成果將大幅提升農業生產力,爲市場帶來“平價優質”的好農貨,而市場的正向商業反饋還能反哺農研領域。

在科研、市場與生產之間,拼多多正努力成爲“穿針引線”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