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還是應該造汽車
1994 年,蘋果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數碼相機 Quick Take 100,這是一款由柯達設計,日本 Chinon 公司生產的數碼相機。
多數人看到這款產品的第一直覺可能就是「這玩意是山寨貨吧?除了蘋果 logo,根本看不出一點兒果味」,以及「什麼?柯達不是因爲堅守膠捲市場,錯失數碼相機市場才破產的嗎?」。
其實 1994 年的時候,喬布斯已經離開蘋果好幾年了,當時他的精力主要在皮克斯動畫公司和 NeXT 軟件公司上,而當時的蘋果正在風雨飄搖前夕,柯達則已經開始了對數碼相機的嘗試,以及當時膠捲依舊賣得很好。
後來的事情對於大家就耳熟能詳了,1996 年喬布斯重回蘋果,扶大廈於將傾,柯達沉醉於「賣膠捲相機、賣膠捲,沖洗膠捲,打印照片」的商業閉環而輕視數碼相機最終慘淡收場宣佈破產。
2024 年,iPhone 16 系列發佈前夕,中文互聯網上流傳着一個消息:因爲蘋果和騰訊針對小程序遊戲內繞過 App Store 支付系統充值的行爲產生分歧,iPhone 16 系列或許不支持微信。蘋果希望騰訊堵住繞開 App Store 支付的路子,因爲這樣蘋果就會少收 30% 的充值抽成。
當然,蘋果和騰訊撕破臉的機率微乎其微,在中國,微信和 iPhone 也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二者不會鬧得兩敗俱傷。
然後就是 iPhone 16 系列的發佈,一方面這依舊是硬件層面最好的 iPhone,以及是開啓蘋果 AI 時代的 iPhone,當然現在還不太能用得到那些 AI 功能;另一方面消費者已經對換機興趣不大,尤其是 iPhone 15 Pro 系列的用戶,換機很難得到體驗的明顯提升。
再往前幾個月,關於蘋果最大的消息就是蘋果內部宣佈放棄造車計劃,10 年時間,100 億美元的投入化爲烏有,原造車團隊重新分流,主要流向 AI 領域的研發。
iPhone 曾經改變了世界,蘋果現在只能改變 iPhone
從 2007 年初代 iPhone 發佈以來,17 年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場變化是由手機硬件廠商、操作系統提供商、3G&4G&5G 網絡基礎設施,萬千大小互聯網公司和數十億智能手機用戶的共同努力所推動的。
我們的購物、出行、餐飲、支付和家居等等生活方式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蘋果的付出和收益都名列前茅。
但再遲鈍的人也已經感覺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故事在幾年前已經講完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有些被互聯網過度改造了,我們很多人對手機的依賴也超過了健康的範疇,人們開始反思是否花了太多精力在屏幕上。
也有一些痕跡證明這些,比如微信的更新頻率越來越低了,新功能越來越少,這幾年淘寶的功能更新更是絲毫不會讓人注意到,而人們也不那麼着急換手機,2 年前的手機如今依舊流暢,拍照依舊能打,越來越貴的旗艦機固然驚豔,但手上的也還好用。
也就是說,iPhone 在這場移動互聯網改變物理世界的大變革中確實居功至偉,依靠 iPhone+iOS+App Store 的商業模式,蘋果賺取了智能手機行業裡絕大多數的利潤,有的時候甚至賺取了超過行業 100% 的利潤,因爲還有不少手機品牌出現了虧損。
但是縱觀 iPhone X 之後的 iPhone,實際上能夠給人帶來顯著體驗提升的更新只有 2 個:120Hz 刷新率屏幕和 3X 或者 5X 長焦鏡頭的加入。
硬要算的話,換 Type-C 接口也算。
然而,這些都是在 Android 陣營早已出現的特性。
另外,這幾年幾乎所有 iOS 的更新都是錦上添花,用戶對 iOS 的要求已經變成了「少點 bug,多點續航」。
真正有新意的,外界期待的 AI 能力,還是借道 OpenAI 的 ChatGPT 實現的。
許多不看財報數據的人可能會吃驚於蘋果的第二大收入來源源自「服務」,也就是包含了 App Store 抽成,和 Apple Care+ 和 Apple Music 等訂閱服務的收入,剛剛過去的 2024 財年第三季度,蘋果來自「服務」的收入爲 242.1 億美元,相比於去年同期的 212.1 億美元大漲 30 億美元,佔比本季度 857.8 億美元的 28% 之多,另外 iPhone 硬件收入爲 376.78 億美元,二者疊加,就是蘋果季度總收入的近乎 3/4。
另外約 1/4 收入由 Mac、iPad 和手錶耳機配件組成,這就是蘋果目前營收的基本格局。
iOS 封閉生態,iPhone 的良好體驗,App Store 應用生態和衍生訂閱服務,構成了可能是歷史上最佳的商業模式,這種可以說滴水不漏的商業模式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 iPhone 本身。
因此,蘋果最重要的工作其實就是讓已經有 iPhone 的人繼續用 iPhone,讓沒有用 iPhone 的人用上 iPhone,一旦用戶數據沉澱在 iOS 和 App Store 體系,並且搭配成了 iPhone、iPad、Mac、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等硬件和 Apple ID 生態之後,用戶脫離生態的成本就會大幅提高。
這一切的核心和載體,就是 iPhone。
只要人類還需要手機,蘋果的基業就不會倒塌。
但是如前面所言,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的增長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是青銅乃至黑鐵時代,iPhone 曾經改變了世界,蘋果現在只能改變 iPhone。
喬布斯爲何做 iPhone?
答案在《喬布斯傳》裡,很簡單。
在 iPod 業務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喬布斯敏銳地覺察到手機的威脅和弊端,當他看到手機開始帶攝像頭的時候,就預感到數碼相機危矣,那麼當手機內置音樂播放器的話,那 iPod 也很快岌岌可危。
至於手機的弊端,那就相當明顯了,在喬布斯和蘋果同僚看來,當時的手機都是垃圾,他們想要一部自己想用的手機。
於是,就有了 iPhone,以及 iPhone OS。
然後在 iPhone 3G 上搭載了 App Store,到 iPhone 4 上,iPhone OS 改名 iOS,至此,我們熟悉的三件套齊了。
看起來蘋果現在的地基建成於 2008 年,但我們其實也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
比如說 1985 年,喬布斯被逐出蘋果之後創立了 NeXT 軟件公司,這並不算喬布斯成功的創業經歷,因爲這家公司並沒有賣出多少電腦,但是他們開發的操作系統 NeXTStep 影響深遠,是第一個基於 Unix 又易用的圖形操作系統,也可以看作是 Mac OS X 的前身,以及 iPhone OS 和 iOS 的老祖。
一脈相承。
這是喬布斯爲何能做 iPhone。
蘋果爲什麼不造車?
上半年寫《小米造車,就是小米最佳的投資方式》時,我們就對比過小米爲何造車成功,而蘋果爲何不造車。
主要原因是小米本質上是一家制造業公司,本身追求廣品類大覆蓋高性價比,對高利潤率沒有執念,所以能夠投身到低利潤率的新造車運動當中,因爲造車就是最大的製造業,哪怕是 BBA 和保時捷,利潤率也不高。
但是蘋果並不是一家制造業公司,它沒有工廠,硬件溢價高,服務收入和利潤率更是高得離譜。
還是以 2024 財年第三季度爲例,蘋果營收 857.8 億美元,淨利潤 214.5 億美元,淨利潤率高達 25%。
作爲對比,寶馬和奔馳的淨利潤率一般低於 10%。
並且,資本市場對於汽車企業的市盈率或者市銷率都給得很低。
蘋果看不到「以 10 萬美元的價格每年賣出千萬輛的汽車,並且每輛汽車還賺兩三萬美元」的可能,也沒法接受以製造業利潤率的方式去賺錢,因爲這樣極有可能會拉低利潤率和市盈率。
類似的,當人習慣了以互聯網行業利潤率去賺錢的方式之後,就看不上搞硬件賣硬件賺錢的方式了。
畢竟幾個設計師加幾個程序員做出一個遊戲新皮膚,就能讓無數人充值一個又一個 648 元,而一款硬件想要賺 648 元可就太難太難了。
這是出於財務上的考慮,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也許蘋果內部有很多人想造出一輛劃時代的車,但董事會或許只想看到漂亮的財務報表。
不過關於蘋果爲什麼不造車,也可能是蘋果還沒找到在硬件之外,依靠服務賺錢的路徑。
BBA 等車企靠各種硬件預埋,然後付費解鎖賺錢,比如什麼遠程開空調,開通座椅加熱,解鎖後輪轉向,都得給錢。
但這種賺錢方式太不優雅了。
汽車上使用軟件也是一個矛盾,一方面智能座艙概念大行其道,汽車內部的屏幕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開車需要專注還是法規要求,即便輔助駕駛功能日漸成熟。
在一輛蘋果汽車的車機裡裝上 iPadOS,然後讓司機搓屏幕打遊戲?
還是做出一輛完全自動駕駛的蘋果汽車,用戶付費訂閱自動駕駛功能?
前者像是在開玩笑,後者脫離了蘋果核心的盈利模式,除非讓自動駕駛汽車裡的乘客搓車機屏幕打遊戲。
那麼乘客爲什麼不直接搓 iPad 呢?
蘋果還是應該造車
2007 年的時候,諾基亞在手機市場的市佔率接近 40%,正值巔峰,被認爲是不可戰勝的。
當 iPhone 發佈的時候,其實也只有少部分人看好這款產品,更多人正如諾基亞或者黑莓認爲的那樣,iPhone 不夠耐摔,沒有實體鍵盤,輸入效率也不夠高........
如果以職業經理人視角來看,當時 iPod 業務蒸蒸日上,足以讓蘋果成爲一家活得滋潤的公司,完全沒必要去蹚渾水挑戰諾基亞這個巨人。
正如蘋果權衡一番,發現「iPhone+iOS+App Store」的商業模式天衣無縫,完全不必另起爐竈造車一樣。
前段時間硅谷有一場大討論,創業加速器和投資公司 Y Combinator 創始人 Paul Graham 寫了一篇《Founder Mode(創始人模式)》,指出當下職業經理人管理公司的弊端,公司想要成就一番偉業,那麼就需要「創始人模式」 。
這種模式強調創始人的直接參與和對公司發展方向的精準把控,而非簡單的授權和放權。討論的起因是 Airbnb 創始人 Brian Chesky 的一次演講,他曾嘗試招聘優秀的管理者,通過層級分明的放權來進行公司管理,最終問題越來越多,直到他開始全權接手,公司才重回正軌。
Paul Graham 自然會拿喬布斯作爲「創始人模式」的正面案例,來說明具有使命感的創始人是如何不拘一格,忽略層級來帶領一家企業改變世界。
如果是「創始人模式」,而非「職業經理人模式」,蘋果造車的結局或許有所不同。
喬布斯在決定做 iPhone 的時候,還沒有 App Store 的設想,自然也就沒有對於蘋果超高淨利潤率的期待。也就是說,創始人往往不會像 CFO 那樣拿着計算器精心擺弄數字尋找最優美的排列組合。
創始人更看重願景,並且堅持實現願景。
▲特斯拉發電和儲能構想
當馬斯克接替喬布斯,成爲硅谷商業偶像之後,沒有人會懷疑「汽車」就是下一個被改變,然後改變世界的品類,這一點很容易預見到,特斯拉、 Google 和蘋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可能都在做類似的事情,嘗試把汽車改造成未來的樣子。
只不過特斯拉是最成功的那一家,在能源形式、工程製造和自動駕駛等等諸多層面驅動了這場變局,Google 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動駕駛,這符合 Google 的一貫作風:依靠代碼改變物理世界。
至於蘋果做到何種程度我們知之甚少,一些蛛絲馬跡告訴我們,蘋果一開始雄心勃勃,願景遠大,想要打造一輛沒有方向盤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但內外現實都不允許這麼做;然後又退而求其次,決定做自動駕駛技術,但不一定生產汽車;也有消息說蘋果曾接近收購特斯拉,在特斯拉還被稱爲汽車界的蘋果時。
美國可靠信源媒體湊齊的信息基本上就是,每隔兩三年,蘋果造車團隊就會經歷一兩次更換負責人,以及方向調整,在偉大構想和殘酷現實之間左右橫跳,合作伙伴也遍佈了傳統汽車品牌,但最終就是沒有一輛屬於 Apple Car 問世。
在這一點上,特斯拉就顯得堅定且現實,有「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的願景,也有分階段實施的「秘密宏圖」來指引方向,確定節點,雖然我們經常看到特斯拉新車和新技術發佈和交付的跳票,但在方向問題上,特斯拉還沒有出現反覆。
比如 2006 年馬斯克發佈的第一章秘密宏圖計劃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看到了 Roadster 跑車、Model S/X,Model 3/Y,以及 Solar City 這些特斯拉曾經做成的事情。
2016 年馬斯克發佈第二章秘密宏圖的時候,具體目標就變成儲能、自動駕駛技術和 RoboTaxi 等等,也就是特斯拉正在做的事情。
我們可以說馬斯克是一個網絡樂子人,是說一套做一套的 cheater,但不能否認他是一個有着清晰目標並且堅定執行的實幹家。
從國內汽車廠商紛紛跟進大型壓鑄機,到把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切換到「端到端」,就足以證明,特斯拉做到了引領行業,進而有望改變世界。
如果說特斯拉證明了,投身造車的正確性,那麼華爲和小米,則證明了造車也未必有恰當時間一說,以及造車過程中的挫折雖是必然但也不可怕。
小米 SU7 出現之前,看好小米造車寥寥無幾,主要原因基本上都是說現在市場上太多新能源品牌,一個新手號直接進入淘汰賽硬剛各種滿級號,不是找死嗎?
結果小米幾天就把一整年的產能賣完了。
問界剛開始的 M5 和 M7,平平無奇,銷量堪憂,頂着華爲的光環也沒能大賣,但華爲和問界迅速改進,M7 改款加量減價,加上 M9 直接突入高端,讓問界銷量和均價都雙雙名列新勢力前列。
總而言之,放棄當然可以有無數個理由;但是成功總是源於堅持。
我們不能爲了類比,而智力偷懶地把現在「iPhone 硬件+iOS 封閉系統+App Store 抽成」的模式比喻成柯達「膠片相機+膠捲+授權沖印店」的模式,畢竟我們還看不到 XR 等設備顛覆智能手機的可能,但數碼相機對於膠片相機的取代是能夠遇見的,即便蘋果 Quick Take 100 發佈的時候,拍照素質在如今看來一塌糊塗,根本沒法和膠片畫質相提並論。
但如今 30% 的 App Store 抽成,已經面臨諸多挑戰和質疑,甚至在部分地區部分情形下被推翻了。
無論是從未來主義者對於汽車智能座艙的看好,人類會花更多時間在汽車裡,產品經理也會想方設法把我們留在汽車座艙裡;還是 Top Gear 主持人傑瑞米・克拉克森這樣的老白男油車黨認爲電動車就像家用電器一樣無趣,其實都在說一點,汽車會和手機搶用戶時間。
還有就是開頭所說的,手機改造世界的任務基本完成了,改造手機意義已經不大,但另一個可能改變世界的物種,被改變得還遠遠不夠,這就是蘋果還是應該造車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