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週一篇論文,“早熟”科學家是真“熟”嗎?
編譯 | 王方
一項對數十萬名科學家發表的論文進行的分析顯示,“早熟”科學家的數量在過去幾年出現了激增。
“早熟”科學家指的是那些在職業生涯早期就發表高被引論文的作者。研究發現,許多“早熟”作者發表了數量很“極端”的論文——平均每週發表一篇以上。分析還表明,這些作者經常以遠高於平均水平的速度引用自己的論文。某種程度的自我引用在科學論文中很常見——平均比例約爲13%,而這些“早熟”作者的自引率達到了25%至50%。
研究人員日前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公佈了這項研究成果。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科學家認爲,該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合理的。
這項分析的作者John Ioannidis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從事元研究,所謂元研究就是研究科學家如何進行研究。他說,一些“早熟”作者在發表習慣上並無可疑之處,很可能是通過天賦和努力上榜的。
但一些科學家表示,這一趨勢引發了人們的疑問——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作者如此迅速地獲得瞭如此大量的引用?
“雖然其中不乏真正的表現突出者,但我不認爲相比5年前,現在突然出現這麼多天才是正常的。”美國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的昆蟲學家Zach Adelman說。
Ioannidis利用Scopus引文數據庫的數據,根據“複合引文指標”指數,編制了一份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研究人員名單。該指標考慮了一篇論文的共同作者的不同貢獻水平。該指標結合的數據包括研究人員論文的總引用次數、在每篇論文作者名單中的位置以及個人的h指數。h指數是一種衡量研究產出的標準,包括引用次數和發表論文數量。
Ioannidis使用綜合指數識別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即那些引用指數在所在領域排名前2%或在所有領域排名前10萬的科學家。
Ioannidis將“早熟”科學家定義爲首次發表論文後8年內登上被引用次數最多榜單的科學家,而“超早熟”科學家則指在首次發表論文後5年內進入被引用次數最多者行列的科學家。相比之下,從論文首次發表到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平均間隔爲36年。
分析顯示,2019年至2023年間,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早期職業研究人員數量顯著增加。在此期間,“早熟”作者的數量從213人增加到469人,“超早熟”作者從28人增加到59人。
Ioannidis對數據進行了更深入挖掘,發現31%的“超早熟”作者比他們所在領域95%的作者更頻繁地自我引用;當排除自我引用後,20%的作者跌出被引用次數最多科學家名單。當納入2024年的數據後,Ioannidis發現17名符合“超早熟”條件的作者至少有一篇論文被撤回。
這可能是作者在發現錯誤後誠實地撤回論文。Ioannidis表示,如果科學家特別多產,他們可能會經常引用自己的論文,但撤稿量過大或自引率過高也可能是異常發表行爲的標誌。
西班牙維戈大學統計信號處理專家Domingo Docampo使用一些相同的指標針對引文欺詐展開研究。他說:“這項分析使用的方法是合理的、指標是可信的,它們被用於評估科學家的研究工作是有意義的。”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4.10.14.6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