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別掉進“八個瑞士捲怎麼分”的話題陷阱
“8個瑞士捲怎麼分?”近日,相關詞條衝上了微博熱搜。
據報道,這個問題源自一女子在網絡上發佈的一則視頻。視頻記錄了她與老公的一次爭吵:家裡買了一盒瑞士捲,總共8個,女兒吃了2個,兒子吃了2個,老公吃了2個。夜深孩子們都睡了以後,她拿出剩下的2個瑞士捲自己吃,還沒進嘴裡,就遭到了老公的一頓批評,理由是家長應多以身作則多吃正餐少吃零食,而且如果媽媽吃了,孩子就沒得吃了。
初看這個問題,還以爲是一道數學題。仔細一看,原來是道“倫理題”。視頻中女子感嘆,原來自己已經卑微到連自主吃一個小蛋糕的權利都沒有了。在網傳的視頻配文中,她提及和女兒說起想和丈夫離婚時,女兒小小的身體哭得發抖,於是她就只能妥協了。“這不是我要的生活,但這是我當下必須選擇的生活”,這句話擊中了很多網友的心,也順勢形成了對老公們的“靈魂拷問”,以至於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據稱不少網友譴責女子的老公做得不對,給自己妻子吃一點瑞士捲怎麼了?但也有網友認爲女子的吐槽是小題大做,夫妻不至於因瑞士捲而鬧到不可收拾。
理性地說,有兩種可能,一是這條視頻記錄的是真事。生活中,有的夫妻就是容易因爲生活瑣事而產生較大的爭端,甚至因飯菜不合口味、因誰來做飯而吵到家庭“崩盤”的案例也有不少。坦率地說,食物確實很容易連帶着內心的感受。在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裡,因爲一口吃食帶來的冷暖而導致人心聚散的例子很多。當然,也有一種可能,視頻內容只是一個段子。正如一些網友懷疑這多半是編的,就是爲了挑起對立和矛盾來博取流量。事實上,過去一些博主拿荒誕不經的瑣事吐槽,人爲製造“焦點”,吸引關注,也早被揭露過。
是真還是假,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而如果要對這樣一起生活瑣事加以調查摸底,不僅浪費公共資源,也沒有必要。
但可以肯定的是,將一起瑣事擴大成爲熱門話題,讓公共空間瀰漫疑雲和陰雲,那就有百害而無一利了。即使這一事件不假,確實系當事人的真實經歷——疑似其本人迴應“是真事”,但將清官也理不清的“家務事”放大到網絡上來說,或許更多是起到一個消耗家庭情感的作用。何況,當事人也可能只是把網絡當成一個“樹洞”,也沒有想到會有被全民圍觀的結果。但任何人都該清楚,即使隱晦如“樹洞”,也有急劇膨脹,製造出個體難以承受效應的可能性。
無論事件性質如何,旁人都不妨把它當成一段網絡“花絮”看待就好。正應了這句話,一旦把“花絮”當成嚴肅話題,不僅正襟危坐地“做題”,還陷入牛角尖,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家庭穩定,那就屬於別人挖坑自己跳了。
確實,誰都有權利評判一件事,且誰也無法預料自己的一次點擊會成爲網絡海嘯的一份力量,但須知,“秦朗巴黎丟作業”的殷鑑不遠,點到爲止,遠離“話題撕裂”,不擴大,不傷人,也是一種有意義的理性。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白駒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