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人才窮忙淪奴才 臺灣產業升級恐成空談

▲臺經院院長洪德生認爲,臺灣若只靠代工,不利經濟發展。(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特稿

臺灣經濟「悶」了很長一段時間政府研究機構都認爲,想有效提振經濟,關鍵在於產業能否升級轉型,其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具有創新能力人才,但值得思考的是,國內薪資勞動條件,留得住這些人才嗎?

主計總處2014年7月公佈的資料顯示,我國實質經常性薪資及實質薪資,分別爲3萬6,685元與5萬0,219元,皆低於15年前水準;至於工作時間,據《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最新調查,臺灣有56.4%的上班族,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代表工時過長,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薪資低、工時長已成常態,月領22K、從事責任制工作,下班回到家倒頭就睡,醒來之後又要出門上班的社會新鮮人所在多有,如此惡劣的職場條件,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創新人才?

就算是創意十足的職場新兵,在薪資誘因不強,工作時間過長的情況下,真能秉持「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的精神,咬牙苦撐,繼續打拼?若國外企業願意用更好的待遇攬才,難保臺灣人纔不會流失得更嚴重。

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洪德生指出,臺灣創新能力不足、人才欠缺,雖然國內廠商可接到iPhone的訂單,但根據《經濟學人》估算,蘋果公司本身獲得的利潤高達30%,我國廠商卻僅有2%,顯示只靠代工,卻缺乏創新能力的臺灣,經濟發展已遭遇瓶頸

但我們想問,就算臺灣擁有可爲公司創造30%利潤的創新人才,國內的薪資、勞動條件,留得住這羣人嗎?或者,這些願意留在臺灣打拼的人才,將被迫不斷窮忙,在只能創造2%利潤的企業裡淪爲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