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孩子的時間填太滿,做好4處留白,未來才能後勁兒十足
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在網上,博主@吳先生的一段話,引起無數家長共鳴。
他分析如今的教育現狀:“一邊減負,一邊加大考試難度;一邊不讓公佈分數,一邊又按分數錄取,一邊強調作業要少,一邊又讓孩子多學,一邊要求在校時間不超過8小時,一邊又實行二時段延時……”
想想還真是這樣,社會說不能剝奪孩子的童年,專家說爸媽的陪伴最重要,教育界主張素質教育,而現實又把人逼成“卷王”。
於是,在學習這件事上,家長們或自願或被迫地“各顯神通”。
有條件的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沒條件的就緊盯孩子學習,大家一刻不敢放鬆。
這種“連軸轉”的生活裡,家長們越卷越累,越累越迷茫,都叫苦不迭。
而孩子呢?更好不到哪裡去。
他們喘口氣的工夫都沒有,連休息都是奢望,更別提什麼好奇心和創造力了。
斯坦福大學有研究證實,超過限度的持續忙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高壓生活下,人就像緊繃的彈簧,身心沒有一點韌性,很容易崩潰。
道理我們都懂,只可惜到具體的事上,又完全擺脫不了固有的慣性。
過度雞娃
剝奪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時間
前兩天,碰上鄰居家正在讀高中的男孩,見他耷拉着腦袋,整個人無精打采。
我關心地問道:“讀高中了,學校的作業是不是很多啊?”
孩子無奈地搖搖頭說:“老師還好,就是我媽給我安排的事太多了。每天晚上寫完作業,還要上我媽買的網課,週末要去三個興趣班,思維、編程、英語,搞得我比上學還忙。”
看孩子這樣,我不禁想起一句話:“傷害一個孩子的方式很簡單,就是逼他一直學習。”
因爲怕孩子落後於人,父母們便開始爭分奪秒,瘋狂擠佔孩子的時間,希望他們最大程度地吸納各類知識。但這種過度消耗身體、透支精力的努力,很容易讓孩子陷入低效勤奮,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抖音上,一位媽媽含淚講起過孩子得抑鬱症的過程。
她女兒從小乖巧懂事,她安排什麼孩子都照做。從上小學開始,她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幫孩子做規劃。除了提前學習初高中課程,還給孩子報了好幾門課程,涵蓋基本學科外,還加上繪畫、形體和口才表演。
起初,她女兒的確一路領先,一直到初二成績都名列前茅,可就在中考那年,女兒頻頻出現身體問題,先是胃疼失眠,後又間歇性的手麻腳麻頭痛耳鳴。
她本以爲孩子就是累了,可輾轉幾家醫院後才確定女兒竟然患上了抑鬱症。眼看孩子越來越頹廢,她不得不爲女兒辦了休學,她絕望地和網友們說:“我爲孩子計劃好了一切,她卻不想活了。”
其實,一直以來,就有不少人提醒過家長:
爲什麼你的孩子小學時三門主科能考290分以上,而到初高中後成績就斷崖式下滑?
爲什麼你的孩子一直很聽話,可到了青春期就厭學逃課?
爲什麼本來陽光開朗的孩子,會變得消極頹廢?
造成這些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你對孩子的過度安排。
畢竟,“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娛樂,沒有自由,只剩下停不下來的學習和擺脫不掉的壓力,那麼,消耗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健康,還有生命的活力。”
過度雞娃,看似剝奪的是孩子的時間,其實損傷的,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量。
北大教授劉擎說:內卷是要付出代價的。
雞娃的結果,不是把孩子送進名校,而是送去了醫院。
焦慮式養娃、盲目式搶跑、飽和式學習,只能把孩子養成一臺空了心的學習機器。
他們沒時間思考自己的理想,沒興趣規劃自己的未來,更沒有心力去經營自己的人生。
認知領域專家張梅玲說:教育需“留白”,父母需放手。
鬆弛有度的生活中,孩子纔有時間去想象去思考,有機會去試錯去實踐。
成長需要自我意識,只有在自己的選擇裡探索過,人才能養成堅韌又獨立的人格。
合格的父母
都懂得爲孩子的人生“留白”
腦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提出過一個概念——開放式大腦。
作爲全球知名的醫學博士,丹尼爾擁有豐富的青少年諮詢經驗。
他發現,那些優秀的孩子,並不是拼命努力的,而是具有開放式大腦的人。
所謂開放式大腦,指的是孩子知道他們是誰,他們會成爲誰,意識到他們有能力克服失望和挫敗,從而自主選擇富有意義的生活。
這種思維模式,不僅有利於學習,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認可萬維鋼老師的一句話:“最先抵達目標的人,是那些不走冤枉路的人。”
而家長們不想在教育上走冤枉路,就決不能把孩子的成長填得太滿。
做好這4處留白,幫孩子養成開放式大腦,他的成長才能有後勁。
①時間留白
你有沒有發現?
有的孩子爭分奪秒,熬夜刷題,可學習就是不行;
而很多學霸,不補課不熬夜,成績還是遙遙領先。
這是爲什麼呢?
北大畢業生劉嘉森這樣回答:
學霸拼的不是持久戰,而是自我管理:通過時間管理,來提高學習效率。
就像他自己,在衡水中學的三年,一天都沒有熬夜。而是每天5點半起牀,10點半入睡,中午休息1小時。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反而能令他在學習上更投入更專注。
《養育的選擇》裡說:適當讓孩子休息一下,發發呆或幹一些父母覺得毫無意義的事情,會更有利於他們整合和理解各種信息。
把時間還給孩子,允許他們在一定限度內自由安排,或休息或玩耍,他們纔不會對學習反感打怵。
無論生活還是學習,只有放鬆下來,人才能充滿幹勁和活力。
②空間留白
像我們這些上班族,有個很深的體會,就是一天天待在格子間裡會很憋屈。
憋屈到心浮氣躁,效率低下,就忍不住划水摸魚或是盼着週末出去放放風。
我們大人尚且如此,就可以想象孩子們一天天待在課桌前是有多煎熬。
除了在校讀書,回家還被釘在書桌前,週末也沒空出門玩,想想就令人崩潰。
有研究指出,長期待在狹小空間裡的孩子,很容易成爲生活上的“巨嬰”。
被父母24小時盯着,一舉一動都要聽安排,孩子會不知不覺地放棄自我意識。
李玫瑾教授曾呼籲:不要讓孩子一天到晚待在家裡學習,不然他的大腦高度興奮,小腦得不到刺激,腦部神經沒有興奮透,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所以,要學會給孩子在空間上留白。
允許他走出學校和家門,去戶外撒撒歡,去海邊吹吹風,去和好朋友踢踢球,逛逛街……
養孩子就像種樹,必須讓他們在生活裡紮根,接受陽光雨露的滋養,才能茁壯成長。
③行爲留白
羅振宇提出過一個“教育悖論”。
他問家長們:如果有的是錢,你是讓孩子讀昂貴的貴族學校,還是上主流的公立學校?
不少家長想都不想地說,當然是貴族學校,那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資源。
但羅振宇卻說,沒有教育資源肯定不行,但堆積過多教育資源而脫離真實生活也不行。
在他看來,最好的教育,一定不能遠離社會。
而做到這點,就需要孩子們去歷練去實踐。
也就是說,父母要在行動上爲孩子“留白”,鼓勵他們去現實中體驗。
比如,允許孩子在寒暑假適當地實習打工,或是參加一些感興趣的活動,或是和同學合作完成一項社會實驗;
比如,允許他們獨立完成一件事,哪怕只是買買菜、做做飯、收拾家這樣的小事,也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在行動上有支配權,孩子的成長才能形成“超強迴路”,用一個個行動反過來夯實所學的知識。
④思想留白
在網上,不少人開中國父母玩笑。
說中國父母,從小逼孩子練琴,可長大了你告訴他要去搞音樂,他會嚇得半死;中國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學奧數,但如果你說將來要當數學家,他又會馬上警告你搞數學可不好找工作。
在孩子這裡,父母時常是矛盾的。一邊想拓展孩子的眼界,激活他們的思考力,可另一邊,當孩子真能獨立思考並做決定時,又會百般阻止。
但說到底,孩子並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
就像詩人紀伯倫說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只是借你而來,你可以給予他們愛,但絕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若想讓孩子成長爲有血有肉的人,就不要把他們培養成思維上的提線木偶。
鼓勵孩子思考,更重要的,是接納他們獨立思考的結果。
一期演講上,知名校長李希貴說:
“作爲校長,在學校看見孩子違規違紀,我都假裝沒看見繞着走。”
衆人納悶,不應該立馬制止嗎?
李校長說,我們要牢記一點,教育是一個閉環的過程。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要經歷“犯錯—批評—表揚—激勵—改進—鞏固—養成”的完整過程。
在這條教育鏈中,每個環節都要給孩子留下騰挪的空間。
就比如犯錯,你要給孩子反思的時間,糾正的契機,總結的機會,而非一上來就各種懲戒。
在學習上也是如此,同樣要完成閉環,纔能有好成績。
這個就需要我們在學習的每個環節“留白”。
不剝奪孩子的時間,不禁錮他們的腳步,允許他們去更廣闊的天地翱翔,也允許他們天馬行空地想象。
如此這番,我們才能賦予孩子們用之不竭的愛與能量。
與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