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化大量稻草!花蓮規劃高溫氣化 製成物無償提供農民使用
▲花蓮縣環保局舉辦「農業廢棄物去化技術宣導說明會」、「生質物轉能源化暨高溫氣化技術教育訓練」。(圖/記者王兆麟翻攝,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縣擁有世界級優質環境,好山、好水、好空氣,吸引許多國際人士前來觀光。也就是因爲花蓮具有這項得天獨厚的條件,更需要大家一同努力去維護,不要讓美好環境遭受破壞。因此,環保局歷年來持續宣導農友、民衆勿露天燃燒行爲,避免造成空氣品質惡化、身體健康之影響,甚至危及他人生命與財產安全。
花蓮縣環保局日前於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及壽豐鄉奇萊美地兩處分別舉辦「農業廢棄物去化技術宣導說明會」、「生質物轉能源化暨高溫氣化技術教育訓練」,除了讓與會的農友或偏鄉部落青壯年族羣,重新認知並瞭解生物質能的專業知識與臺灣生質物發展潛力外,更闡述農業廢棄物轉能資源化的重要性。
▲▼與會農友瞭解農業廢棄物轉能資源化的重要性。
在說明會中東華大學能源中心白益豪 主任指出,花蓮縣是臺灣稻米重要產區,伴隨着一年兩次的收割季節來到所產生的稻稈或稻殼等衍生物,無形中變成東臺灣最具規模之有機廢棄物之一,也是目前農友在處理上較爲困擾的問題。從生質能角度來看稻稈或稻殼均是一項很好的再生資源,其中富含有機質如矽、磷與鉀,若是將稻草燃燒僅是將有形的資材付之一炬,徒留一片灰燼與煙霧瀰漫。然而,瀰漫的煙霧中多爲細懸浮微粒,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將提高肺部發病機率,長期吸入會引起過敏、氣喘、肺氣腫、肺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因此透過「花蓮縣逸散污染源稽查管制計劃」來檢視新的去化方案,並對農業廢棄物轉能資源化之可行性進行評估就凸顯重要,特別是經由高溫氣化技術將有機質進行熱裂解、氧化、還原等反應程序,最終轉換成合成氣(一氧化碳、氫氣及甲烷氣等)、醋液與生物炭,其中產製之木醋液及鹼基土壤改良劑,可無償回饋鄕裡,供農民耕作使用,是推動花蓮區域型生質資源綠色加值循環經濟之可行策略,也藉此鼓勵農友朝向精緻農業升級與技術精進方式邁進。
環保局表示,露天燃燒行爲不僅影響空氣品質及人體身體健康,也會影響行車視線,危及公共安全,違法露天燃燒經查獲可依空氣污染防制法開罰新臺幣一千二至十萬元罰鍰。因此,希望藉由此次宣導活動,讓民衆瞭解如何透過各種方法與管道使稻草再利用,以減少農廢燃燒行爲;另借此活動來推廣農廢資源再利用並落實農業升級與技術人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