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安全合作需要聚力共爲

程柏華人工智能(AI)是世界科技強國競相發展的尖端技術。在軍事領域,研製“自主化人工智能武器”,成爲技術應用的焦點。近期,美國在加快推進AI技術進入軍事和情報領域。美國總統拜登24日簽署了一項新的國家安全備忘錄,指示國家安全機構加快採用和整合人工智能系統。有美媒報道稱,美軍和情報機構被要求“擁抱人工智能”。美國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軍事、情報等領域的應用並非最近纔開始,此前OpenAI公司就修改了“禁止其AI技術用於軍事用途”的禁令措辭,五角大樓也已成立了專門機構分析生成式AI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如今,美國政治推動的“旋轉門”已在技術界、政界和軍界間快速旋轉。外界對美國這種行爲背後存在的安全和人道主義風險的擔憂也愈加強烈,對於仍面臨監管和治理體系不完善的新技術,推進武器化進程需要建立在完備的風險保障體系之上,否則其決策中的不可預知性和不可控性,會對全球和平與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這其實是美國基於零和博弈思維的霸權行爲再次作祟,本質上將本國的軍事優勢需要和安全利益凌駕於他國甚至世界之上,試圖主導安全治理議程。這種單邊主義的安全觀念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安全利益,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軍用人工智能領域的軍備競賽,也遲滯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安全治理領域的進程。也要看到,各國參與安全治理的立場、態度、觀點存在一定分歧,軍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前景仍是未定之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安全威脅,單打獨鬥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體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選擇”。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領域尤其需要國際合作,人類共同的智慧結晶應當成爲人類幸福的“締造者”,而非安全穩定的“絆腳石”。強化人工智能領域的共同安全,重在樹牢造福世界人民的理念。充分維護併發揮聯合國作爲維護和平與安全的全球性國際組織的權威性,以落實聯合國《未來契約》爲契機,支持聯合國發揮全球科技治理主渠道作用,妥善應對各類人工智能安全問題與挑戰。確保人工智能始終在人類控制之下。要想真正推動技術的有效治理,需要摒棄零和思維、堅持共治共享的理念基礎,探尋各國人民在該領域的利益“最大公約數”。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堅決反對將本國安全置於他國不安全之上。只有切實尊重和維護每個國家、民族和羣體的合理安全關切,才能真正捍衛全球最廣大人民的共同安全利益不受侵犯。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安全,關鍵還在於推動更廣泛的主體參與。當今各國都面臨相似的安全威脅,置身於一個日益不確定和不穩定的世界中,因此理應成爲安全治理的“參與者”和“主人翁”。在此過程中,要持續提升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開展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技術合作與援助,縮小數字鴻溝和治理能力差距。通過加強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新興科技治理經驗和監管體系建設方面的對話,增進實質理解,減少誤解,在人工智能開發、測試、驗證、部署和應用等環節展開交流合作,增進戰略互信。確保全球性大事由世界各國共同參與,全球性規則由世界各國共同制定,在技術領域實現更加開放包容的共治共享。同時,人工智能在各領域尤其是軍事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正在深刻影響全球安全環境,但其具體影響形式、手段和後果仍存在不確定性,新的安全風險如何演變也尚待觀察。因此需要國際社會形成合力,積極探索軍用人工智能的安全發展路徑,以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推動全球安全的長遠實現。完善綜合治理路徑,從全局視角出發,對不同領域、威脅層級和技術類型的議題進行科學統籌與分類規劃;對於可能演變爲綜合性風險的議題和潛在系統性問題,需深入觀察、集中力量解決;對於尚未構成實質隱患的議題,則要保持警覺,持續跟蹤。這樣才能做到在統攬治理全局的同時聚焦重點。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的國際實踐表明,實現共同參與的安全治理並非易事。就軍用人工智能而言,一方面,當前地區熱點問題延宕膠着,動盪源和風險點明顯增多,部分國家存在嚴重的泛安全化和單邊主義,持續構築技術壁壘和數字鴻溝,技術博弈、“科技冷戰”正在這種推力下走向現實。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軍民兩用”屬性及其強大的社會滲透效應,使其武器化進程難以被全程跟蹤與掌握,一定程度增加了國家間的信任成本,擡高了全球合作治理的門檻。面對這種情況,需要國際社會積極尋求多邊合作路徑。通過加強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制度化合作,推動對軍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透明度建設,制定統一的規則和標準,明確各國在技術應用上的責任和義務。重視增進大國間的戰略互信,通過在技術領域建立定期的多邊磋商機制、舉辦國際性論壇會議等,增進了解、降低誤判風險,避免因技術誤用而導致的安全衝突。同時加大對技術弱勢國家的投資和幫扶,以實現更加公正平等的安全合作。以共贏思維應對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風險挑戰,攜手打造安全共同體。這爲破解人工智能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安全困境、凝聚人工智能治理共識提供了方法啓迪與路徑遵循,應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探尋改善全球治理髮展的關鍵路徑,推動更加公平開放的主體參與,塑造可持續的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態勢,推進互惠共贏,維護共同安全。(作者是武警部隊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