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只爲三個中國人立了神社:徐福、蔣介石,還有一個你想不到

日本只爲三個中國人立了神社:徐福、蔣介石,還有一個你想不到

說起日本的神社,同學們一定不陌生。神社是日本人供奉和祭祀神靈的社屋,全日本一共有8萬多所神社,平均每1550人就有一所神社,終年香火旺盛。

圖:遍佈日本的神社

日本的8萬多所神社中,幾乎都是供奉日本的神,只有三個中國人也被尊爲神,立有神社。

第一個人,徐福。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在日本家喻戶曉,爲了紀念這個給蠻荒時代日本帶來先進文明的中國人,日本在很多地方留下了紀念徐福的神像、神社、墓地和公園。光是供奉徐福的神社就有不止一所:京都府伊根町的新井崎神社,伊賀縣的金立神社,和歌山縣的阿須賀神社(徐福宮)。

圖:日本徐福公園的徐福雕塑

第二個人,蔣介石。位於愛知縣幸田町的“中山神社”,供奉的神就是蔣介石,日本人爲了感謝蔣介石當年“以德報怨”:反對罷黜天皇、安全遣返200萬軍民、放棄對日戰爭賠償,心存感激而專門設立的。

圖:中山神社

第三個人,卻罕爲中國人所知。

林淨因,一個被日本奉爲“饅頭祖師爺”的中國人。

二、

林淨因是北宋著名隱逸詩人林和靖的後裔,浙江奉化人,他怎麼會到日本的呢?

圖:梅妻鶴子的林和靖

當時日本有個名僧龍山德見,少年時就來中國浙江天童寺取經學習,在中國生活了40多年,公元1350年(元至正十年)歸國,林淨因是他的俗家弟子,不忍7旬師傅獨行,陪同他一起東渡日本,居住在奈良。

日本當時是室町時代初期,幕府將軍很尊崇取經歸來的龍山德見,讓他擔任京都建仁寺的住持。林淨因則爲了給僧人改善伙食,製作出了一種日本人從沒見識過的新式點心。

圖:豆沙餡的日式饅頭

林淨因的後裔川島英子說:“林淨因以其在中國學會之饅頭手藝,不用肉及菜餡,而改爲適合日本風土之小豆餡,進行改良,在饅頭上描一粉紅色之林字,廣爲銷售,是日本饅頭之開始。”

這種豆餡甜饅頭,得到僧人們的一致好評,漸漸被宮廷貴族喜愛。

說到這裡,得解釋一下:中國古代的饅頭,和今天沒有餡的饅頭可不一樣,更類似於包子,是用發酵面制皮,肉類做餡的。這一點,《水滸傳》裡就能看到,十字坡孫二孃的黑店,就是賣的人肉餡饅頭。

圖:孫二孃的人肉饅頭

林淨因把饅頭獻給了當時的後村上天皇,天皇大喜,賜了一個宮女給他做妻子,生了二男二女。

林淨因結婚時,製作了大量紅色和白色的雙色饅頭,廣贈鄰里,此舉深深影響了日本人,一直到今天,日本人在婚禮上,還有送紅白饅頭的風俗。

圖:日式紅白饅頭

三、

在日本生活了8年後,師傅龍山德見去世,林淨因勾起了無窮的思鄉之情,1359年,他孤身返回祖國,從此不歸。

據日本當地史料記載,丈夫離去後,他的妻兒無奈, “遂以淨因歸國之日爲命日,設供養,而以饅頭作爲傳家之業,廣爲銷售,世人稱爲饅頭屋。” 日語中的“命日”就是忌日,看來,他的妻子已經預料丈夫一去不返。

圖:中日夫妻各自飛?

林淨因爲何狠心“拋棄”日本的妻兒老小?風哥猜想,一是思鄉心切,考慮妻兒經不起航海折磨,忍痛割捨;二是不排除約定再來團聚,只不過路途艱難,就此天隔一方。

好在,他給後代留下了“日本第一”的傳家之業。

因爲全日本獨此一家饅頭店,風味絕佳,幕府將軍足利義政爲其親筆寫下了“日本第一番本饅頭所林氏鹽瀨”的招牌。

圖:林淨因畫像和幕府將軍留下的親筆招牌

此後,林淨因的後代發揚祖業,曾回到中國再次學習點心製作方法,再次改良了工藝,回日本後,在京都開設的饅頭店號稱“鹽瀨”(以曾經的居住地爲名),生意興隆,一度成爲皇家御用食品,傳到今天,“鹽瀨總本家”已經是34代,仍然是日本最有人氣的“和果子”(日本傳統制作方法的點心,區別於西洋的“洋果子”)。

圖:“鹽瀨總本家”第34代當主川島英子

圖:鹽瀨饅頭

圖:鹽瀨總本家

四、

對日本點心業的開山鼻祖林淨因,日本人不敢或忘,尊其爲神。

圖:林神社

日本的奈良有一座漢國神社,漢國神社內有一座專門紀念林淨因的“林神社”,也是日本唯一的一座“饅頭神社”。

圖:林神社裡的饅頭冢

每年4月19日,“林神社”都會舉辦“饅頭祭”,這一天,日本全國各地的“和果子”點心業主,都會齊聚這裡,向日本點心業的祖師爺林淨因祭祀,獻供大量的紅白饅頭。

圖:林淨因後裔杭州祭祖

圖:林淨因後裔杭州祭祖

今天,在日本的林淨因後裔,每年會前往杭州西湖邊的林淨因碑前祭祖。祭祖時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他們供奉的2000個日式紅白饅頭——令人感慨的是,直到今天,饅頭還是沿用600多年前的古法制作,用料、口感與當時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