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冰球學生軍的不凡之路
2021年全國男子冰球錦標賽正在北京延慶進行,5月30日上午,上海隊對陣衛冕冠軍北體職隊,面對北體職這樣的勁旅,上海隊的隊員鬥志不減,積極拼搶,努力創造着進球機會。但衛冕冠軍實力強勁,上海隊最終大比分輸掉了比賽。不過,在上海隊主教練馬曉軍看來,這支學生軍能與衛冕冠軍拼到最後,本身就是進步。
此次參賽的上海隊成員大部分來自上海市冰球集訓隊甲組,身兼“學生”與“球員”的雙重身份,既要面臨中高考的升學壓力,也要完成冰球運動員的訓練、比賽任務。壓力雖大,但家長的支持、對冰球的熱愛以及隊友間的情誼成爲了他們堅持下去的有力支撐。
身兼學生與球員的雙重身份,上海隊的小球員並不像傳統的“體育特長生”一樣在學校邊學習邊訓練,大部分時間裡,他們是全身心投入學習的學生。
面臨升學和考試,上海隊隊員經常會遇到學業與冰球之間的矛盾。此次到北京比賽,多名隊員就由於備考沒能參賽。隨隊參賽的高二學生肖軼斐則在上海隊沒有比賽任務的第4比賽日請假離隊,飛回上海蔘加考試,當晚再連夜趕回北京與隊伍匯合。
馬曉軍表示,球隊大部分球員還是更多地將重心放在學習上,畢竟他們的身份依舊是學生。“現在學習壓力這麼大,球員能夠堅持訓練已經很不容易。我們現在的冰上訓練課一週只有兩次,一共180分鐘。”開車往返家、學校和冰場,每次90分鐘的訓練課,對有些離家遠的隊員而言需要佔用4個小時。
據介紹,現在上海的標準冰場只有四五塊,除了參加俱樂部的訓練之外,隊員們想找到就近打球的地方並不容易。爲了增加打球機會,有些隊員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加外籍人士在上海舉辦的業餘冰球賽,以豐富自己的比賽經驗。
雖然辛苦,但正是因爲熱愛冰球、參與冰球導致的忙碌狀態讓他們養成了高效的學習生活習慣。隊長高宸鑫就認爲,打球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相互解壓的關係。爲了跟上學習進度,他在課外自主報了網課來提高學習成績,在之前的考試中,他的數學拿到滿分,英語也得到了147分的高分。
與隊員一起直面壓力的還有球員家長。馬曉軍說:“有不少學校老師明確告知家長,打冰球不能給孩子的中考高考加分,這樣的課外活動就不要參加了。但家長們還是頂着壓力,讓喜歡冰球運動的孩子堅持打球。”此外,家長還要承擔接送球員往返冰場、保障球員健康飲食等任務,成爲這些學生球員的堅強後盾。
在上海,舉辦以俱樂部爲參賽主體的上海市青少年冰球聯賽,是上海冰雪運動推廣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聯賽已經停辦兩年。
對於已經成型的俱樂部聯賽機制,馬曉軍持肯定態度,認爲上海聯賽的舉辦是青少年冰球推廣的重要途徑之一。馬曉軍除了執教上海男隊之外,還執教了U10、U12和U14三支上海女子學生冰球隊伍,這些隊伍將會參加全國U系列的比賽。
馬曉軍指出,下一步,上海冰球校際聯賽的平穩運行將是上海青少年冰球發展的關鍵所在。她說,校際聯賽和俱樂部聯賽的不同之處在於,球員在校訓練和在俱樂部訓練耗時耗力不同,訓練、比賽的感受也不同:“參加校際聯賽時,球員平時讀書、訓練都在一起,年齡相仿,放學就能打球,佔用的時間更少,訓練成效也更好。”
她認爲,全國各地的校際聯賽成型後,還可以舉辦全國的校際聯賽總決賽,“北京的校際聯賽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如果上海等其他城市的校際聯賽都能順利開展,各隊先在地方上角逐,再參加全國性的總決賽,對中國整體的青少年冰球發展將會意義重大。”但目前,馬曉軍認爲,上海地區的校際冰球聯賽還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與重視。
此次全國男子冰球錦標賽,上海隊展現出了青少年冰球運動員的發展潛力。但馬曉軍也冷靜地表示,上海隊的隊員們並不都具備打職業隊的能力。雖然從眼下這些孩子裡培養出職業冰球運動員還是一個有些遙遠的夢想,但作爲中國女冰的前國手,在上海執教青少年冰球多年的馬曉軍也心甘情願地去做一塊中國冰球發展的基石,畢竟,中國青少年冰球向前發展了,中國冰球纔有希望。
“體育運動的發展不是一代人能夠完成的,我只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堅持打球,打到20歲,打到30歲、40歲,等他們未來成爲父母,再帶着他們的孩子去打球,讓他們能夠帶動上海冰球、中國冰球一代一代地打下去。那樣的話,中國冰球一定會發展壯大,這也是青少年冰球教練的使命所在。”馬曉軍說。
本報北京5月3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