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地瓜農場經理人 平均35歲年薪上看百萬

瓜瓜園二代邱裕翔(右2)串聯老農和青農,做到產銷一條龍,去年契作地瓜產量達3.8 萬公噸,是全臺產量最大的地瓜產銷班。(圖/商業週刊/攝影程思迪

文/林淑慧6月14日,臺南新化的地瓜加工廠會議室裡,集結了上百位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農民,瓜瓜園二代、生鮮部副總經理邱裕翔用着流利臺語,說明最新的契作合約條件。臺下皮膚黝黑的阿公們,嘴笑目笑,眼尾的皺紋堆起來,像是不遠處番薯田裡,交錯着的田畦。

瓜瓜園的契作戶人數從2011年的200戶,5年成長2倍,去年已贏得600戶農民的心。要留住契作戶,他們最關心的是合約條件,在他接手規畫契作合約時,就把父親的理念放大。他帶着年輕人一同分析種苗、契作、種植到採收的各項農事服務成本,列出各項契作選擇,讓農民及合作團隊可依其條件,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組成契作合約,讓農民的獲利得以增加。

「把生意做大,」除了指契作要有大面積規模外,邱裕翔想實現的是「大農」理想,他認爲傳統農業之所以弱勢,就是因小農們不懂得團結和團隊合作,他希望引進跨領域專長的年輕人,「把農業做成服務業。」

67年次的蔡政謀,前年加入瓜瓜園,之前他曾是統一速達的區經理,年薪破百萬的他,擅長物流的流程管理,被邱裕翔挖角到瓜瓜園來,要借重其專長來管理、服務600戶契作戶。

當時,瓜瓜園已有人數45至50人的農事服務團隊,要到雲林、臺南、屏東等地,協助地瓜栽培管理及採收,如果不做好產季調節,人力資源無法發揮最大效益,蔡政謀的流程管理專才,正好能爲瓜瓜園建立制度。

農村人力凋零,新血入行的速度,追不上契作面積的成長。面對管理難度,他想用更好的薪資福利,把更多年輕人帶入農業,由瓜瓜園培訓他們當上農場經理人

5年前,民國78年次的曾莊羣阿羣),畢業後在苗栗家鄉打零工、玩陣頭,看遍街頭的人生百態。有天,他在網路上看到瓜瓜園的徵才啓事,想起父母的期待,讓他下決心脫離江湖,離鄉背井到臺南,而瓜瓜園的田間管理工作,是他重新出發的起點。

爲了培養新一代員工,邱裕翔請來有40年經驗的前輩康忠雄,教導年輕人農事知識。落地生根的阿羣,足足花了3年時間,從拿鋤頭開始,學習田間管理的農業基本功。「老闆說,進來要用心學,好好做,以後就是你的。」阿羣說,邱裕翔的鼓勵,讓他看到人生新契機,更堅定認真學習的心,從播種、耕作、管理到採收,一步步累積實力。

已從產銷班轉型爲農企業的瓜瓜園,前年在臺南柳營承租了60公頃土地,正在規畫擴大種植面積。他靈機一動,爲何不讓阿羣帶一隊農事服務團去管理,養兵千日,這一刻就是練兵的好時機。

就這樣,阿羣成爲瓜瓜園的第1位農場經理人,負責管理34甲的農地,但,一開始並不順利。

前年的風災,水漫過地瓜田,眼看收成全泡在水裡。阿羣心急的跟在康忠雄後頭學看如何排水。康忠雄則憑着40年經驗,在田地一角觀察地形地勢,走到田地低窪的一角,不一會就找到了田區排水孔,清除雜草、污泥後,順利排水。原來,問題出在作畦方向,沒有順着地勢及排水孔方向,造成雨水無法順利排除,「我又學到了寶貴的一課。」阿羣說。

這樣的世代傳承,讓年輕人縮短學習時間,少繳了很多學費,最重要的是創造全新的合作模式,讓農村成爲有機的組織,可以不斷複製世代傳承的模式。

今年5月,阿羣交出產量大增六成的成績單,還帶了3位二十出頭的同鄉加入,成爲農業的新生力軍,讓邱裕翔很欣慰。

目前,瓜瓜園已有5組像阿羣這樣的農場經理人團隊,分佈在臺中、雲林、臺南和屏東,負責整合2千個田地、上百人的農事團隊和運輸車隊,去年共生產超過4,300公噸的地瓜;在全家超商上架的夯番薯,就由它供應,去年熱銷超過1,700萬條,創造上億營收。

【更多報導

美國女婿看臺灣:「住在這裡」像天堂,但「在這工作」,真是一無是處

排隊3小時吃一蘭拉麪?臺灣年輕人心聲:工作多做多累,下班不玩樂打卡不然要幹嘛

名嘴癌逝,一個殘酷事實:以陳立宏的案例,什麼普通保險都幫不了忙!

低潮時花11天從臺北走回臺南...盧廣仲一年後體悟:過好今天,可以爲明天的自己打氣

溼氣排不掉,久了就變「脂肪肝」!中醫師:2種食物別再吃,甩開溼滑黏稠的體內廢物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