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負債小書店 翻身人氣直播主

▲〈書沙龍節目開始前,工作人員得忙着確認拍攝角度燈光收音等,確保線上觀衆也能真實感受現場氛圍。(圖/商業週刊/攝影駱裕隆

文/李雅筑

「5、4、3、2、1」「各位現場和線上的觀衆大家好!歡迎收看這集的『書沙龍』!」這裡不是電視臺攝影棚,而是一家書店

位於松山文創園區閱樂書店,爲日治時期的木製建築,走進店裡,昏黃燈光配上老舊沙發,古色古香的書店,卻正實踐創新思維

它不僅是書店,也是新媒體平臺講座被打造爲直播節目,並連結電商進行策展,提供線上與線下服務,成爲華人界唯一的實境Live秀書店。

原先,這裡是閒置空間,2年前,經由夢田文創的電視劇,打造成劇中的書店場景,拍攝後索性留下找人經營。無奈生意無起色,每月平均虧損20萬元。

蔡瑞珊身爲夢田文執行長蘇麗媚的左右手,去年決定接手。當時她偶然看見一篇由《號外》前總編輯張鐵志談獨立書店的文章,斗大標題「沉默的堅守者」深深觸動她,於是邀他來當總顧問,當這家書店的「靈魂」。

從沒開過書店的兩人,一切從頭開始摸索。爲了增加人潮,延長開業時間到半夜,並設計出餐飲菜單等。

接手不到半年,閱樂書店從虧損到打平,從一個月賣不到10本書,到單月破500本,電商營收更是節節升高。目前書店月營收達130萬元,其中70萬元爲線下收益,60萬元來自線上,預期下半年開始獲利。

相較於近年,臺灣平均一年就倒百家書店,閱樂書店怎麼異軍突起?

每晚辦講座,全臺密度最高

首先,除了餐飲費,他們出租場地給企業辦活動,並在辦講座時收取最低消費。張鐵志動用文化圈人脈,書店幾乎每晚舉辦講座,包含文學、劇場、電影和音樂等,一年規畫2、300場,被視爲是全臺活動密度最高的書店。

曾任電視節目製作人的蔡瑞珊靈機一動:「何不把講座內容變成節目?」

但書店要做節目,談何容易?蔡瑞珊教導員工以節目視角思考場景擺設,爲了讓畫面具層次感,找來燈光師盧金龍助陣架設偶像劇裡使用的燈光效果。現場所有細節,都媲美電視節目。

配合直播,線上賣書商品

四月起,閱樂書店與遠東集團的策展型電商friDay、Fanily直播合作,於每週五晚上聯合制播節目〈書沙龍〉,同時也線上賣書,並延伸情境商品。

蔡瑞珊說,這種策展方式模仿東京的森岡書店,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書店,一星期只賣一本書,並根據此書策畫各種展覽和活動,「一冊、一室」的概念,成功帶起書籍銷量。

〈書沙龍〉節目上線2個月,在Fanily平臺的粉絲數破2萬人,friDay購物網上的一支影片吸引4千人收看。「直接和間接帶動friDay購物2倍的營收成長!」時間軸科技創辦人暨friDay購物執行長葉建漢說。

用感動元素,平衡商業目的

蔡瑞珊認爲,經營書店後她瞭解:「底層的感動元素才能留住讀者。」因此堅決保留演講的純粹性,確保商業不影響節目本身質感

最近,書沙龍也在三立新媒體、Readmoo、女人迷和生活報橘等平臺直播,就連擁有8千萬用戶的中國手機播客App荔枝FM也來接洽,節目纔剛上線,就衝到該平臺新進榜收聽率第3名。

不景氣中依舊有藍海。一間小書店,在書市一片慘澹的時刻,以跨界思維和連結力,不僅成功翻身,更重新定義書店,找到新價值和新出路

【 更多報導

43歲待業男:一年沒工作,賺到健康跟自由,但不知道爲什麼尊嚴少了很多

一個強勢家長給我的啓示:這世代「被寵壞」的是家長,不是孩子

碰到困難怎麼辦?先睡飽了再說!心理學專家:成功是「睡」出來的

收入只有爸爸的一半...臺大博士生:爸爸,別再怪我不爭氣

婚禮前夕把表妹未婚夫搶過來,40年後超後悔...一見鍾情毀我一生!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