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和平發展最有利兩岸
旺報社評
金馬小三通打開小縫,兩岸關係能否迎來融冰時刻,實在不容樂觀,尤其2024選戰即將開打,兩岸問題勢必變得更敏感。但「最壞時刻就是最好時刻」,選戰將促動選民重新省思兩岸戰爭與和平的問題。關鍵時刻大陸對外工作大換班,新人應有新氣象,不妨放開手腳,對症下藥推動兩岸關係重回正軌,畢竟「和平發展」仍然是兩岸最大公約數。
抗中保臺不得民心
民進黨2016年上任後,兩岸輿論出現一些否定「和平發展」的聲音,並延續至今。大概意思是,臺灣民意出現了「只要和平發展、不要和平統一」的問題,不僅民進黨「邊賺錢、邊搞臺獨」,國民黨也「只談交流,不談統一」,因而呼籲大陸下定決心促統,否則,就要收回「和平紅利」。這套論述固然有其邏輯,也不乏信衆,但並未被北京決策層採納。
原因很簡單,對大陸而言,沒有和平發展,就沒有和平統一。和平發展是和平統一的基礎,一旦沒有和平發展,和平統一也會搖搖欲墜。和平統一的意義在於,兩岸透過長時間的交流合作,經濟與社會發展水準趨近,開放式、階段式、漸進式完成融一,最終水到渠成實現心靈契合、達成完全的統一,這完全符合「量變引起質變」的哲學觀點。
大陸部分智庫、媒體、民間人士對統一進程「緩慢」的抱怨,當然可以理解,但不能反過來否定、甚至是拆解和平發展的理由。
蔡政府抗中保臺不得民心,就是因爲站在了和平發展的對立面,也把臺灣多數民意推到了對立面。過去7年來,臺海政軍危機不斷升高,國際社會開始考慮將臺灣核心產業外移,推動臺積電先進製程到美國生產;兩岸經貿雖然在總量上仍相當可觀,但雙方在農漁產品、食品等民生貿易的許多障礙,遲遲未能解決,民進黨政府無能爲力,只能推諉卸責、甩鍋給大陸,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九合一選舉民衆做出理性的選擇,對民進黨「抗中保臺」說不!
蔡總統上任7年,只願意談「和平穩定」,卻未表態支持「和平發展」,可見民進黨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抗拒,其目的在動搖40年來大陸對臺和平統一的成果,逼迫北京自毀兩岸開放與交流所累積的善意和成果。隨着美國遏制中國的勢力逐漸佔上風,華府和西方戰略圈也猛然發現,用臺海一戰犧牲大陸改革開放的經濟基礎,是穩賺不賠的賭注,因而有甚囂塵上的「臺灣豪豬論」與「2027武統論」。
融合發展需新思維
所幸,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堅持戰略定力,涉臺部分延續了鄧小平時代以降的論述主軸。重申和平統一方針,意味兩岸和平發展仍是需要維護和促進的「兩岸現狀」。至於融合發展,還是屬於和平發展的較高層次。至於對臺動武,儘管在措辭上更加嚴厲,依舊定位在固有《反分裂法》架構之內。
也就是說,外界曾議論紛紛的「武統優先、和統退場」之說並不存在。大陸堅持和平統一,代表要繼續推動和平發展。人們常說,大陸對臺政策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如果說武統、外交封鎖是「硬的一招」,那麼和統及其邏輯下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就屬於「軟的一招」。
如果說過去外界對大陸軍事攻臺、反干預的能力還有所質疑的話,那麼從2016年航母穿越臺海,到近年軍機繞臺巡航常態化,再到去年8月解放軍鎖臺軍演,足已證明「硬的一手」已經夠硬。現在需要思考的是,「軟的一手」如何更軟?大陸第三份對臺白皮書坦承臺灣民意對統一還有疑懼之心,如何化解這種不信任感,期盼大陸對臺政策新領導能有新思維、新方法。
「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潛臺詞是「遇硬則硬,遇軟則軟」,但其中還存在一個空白,就是如何「化硬爲軟」。2020選舉有817萬臺灣民衆投給蔡英文,2022縣市長選舉仍有近500萬票流向民進黨,對北京而言,這些選民的存在,是實現和平統一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