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蔣介石性格 部屬難承受之重(歐陽聖恩)

孫中山、蔣中正。(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提供)

1925年3月孫中山應段祺瑞之邀赴北平共商國是因肝病復發逝世,孫沒有指定接班人,有資格接任的4人包括孫的文膽兼機要秘書汪精衛(國父遺囑由他起草)、廣東革命政府秘書長鬍漢民、負責黨務的廖仲愷和廣東軍隊總司令許崇智。

蔣介石當時資望尚淺,但藉着國民黨右派支持(1927年被陳立夫納入中央俱樂部組織,即CC派),孫中山逝世一年多蔣就超越前述4位粵籍對手擔任國民黨中常會主席,並在國民黨左右派嚴重分歧時,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青幫協助下進行「清黨」,逮捕清除共產並驅逐蘇聯顧問。

汪精衛主持的武漢國民政府也不是省油燈,在蔣介石清黨前先撤銷蔣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務並開除黨籍,蔣遂另立南京國民政府(寧)與武漢國民政府(漢)對峙。解放軍趁國民黨「寧漢分裂」之際,1927年8月1日由朱德在南昌發動兵變,在江西建立革命基地蘇維埃區,開始對抗國民黨。

(注:南昌兵變亦稱「八一起義」,系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對抗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開啓共產黨領導武裝鬥爭和建軍的序幕。1933年7月11日中共將8月1日訂爲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將「八一」兩字作爲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八一紀念日改稱爲「建軍節」。)

從黃埔校長成爲國府領導人

1926年3月若未發生「中山艦事件」鉗制共產黨和國府左派,強迫國際共黨讓步逼使國府主席汪精衛出走巴黎;廖仲愷遇刺、胡漢民涉嫌刺廖案遠走蘇聯、許崇智也涉及刺廖案被解除軍權,蔣根本沒有機會崛起。蔣介石一路從黃埔校長、北伐軍總司令、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到抗戰時成爲國民黨總裁,內戰時當上中華民國總統,成爲國府最具實力的領導人。

所以《世界文明史》作者Dr. Will Durant說「英雄的崛起多半是時勢所趨,若在承平之時他可能沒沒無聞;但是歷史事件透過他環繞着發生,於是他的觀念與決定就成爲歷史的過程」

受王陽明影響缺乏將將能力

蔣介石有理想毅力、意志堅強,忍辱負重、律己極嚴,寧可敗而亡,不願降而亡,其日記即記載「寧爲玉碎,毋爲瓦全」;蔣介石在《蔣委員長西安半月記》與致宋美齡訣別信中就表明他當時決心誓死不從。蔣介石多次面對各種劣勢仍敗而不餒,鍥而不捨,是典型打不倒的勇者。

蔣在日本學習時看到軍官都讀王陽明的《傳習錄》而深受影響,當代研究王學的權威陳榮捷指出王陽明的哲學「短於邏輯,而長於行事決斷」;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在殲滅沙皇太平洋第二艦隊時即帶着「一生低首拜陽明」的圖章。因此蔣崇信王陽明「我看花花在,我不看花花不在」的理念,是自我意識極強之人。

蔣的弱點在於剛愎自負、識人欠明,心胸狹窄、偏愛黃埔嫡系而輕地方勢力和留美將領、有漢高祖劉邦的「多疑」,卻沒有劉邦的「將將」能力(韓信對劉邦說:陛下不能將兵而能將將);蔣對親信愛之如膝、惡則令其墜淵。

設立侍從室以己意取代黨意

雍正皇帝在皇宮養心殿西暖閣提了一副對聯:「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爲天下奉一人」,除顯示大公無私,更像徵嚴猛的政治手段和皇權高度集中的制度。雍正集權決策的執行機關是「軍機處」,權力遠在內閣之上,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握有實權,宰相名存實亡。

蔣介石也建立內衛機構「侍從室」,地位在行政院、國民黨中常會和國防最高委員會之上,以己意取代黨意掌控黨務、軍事、情報、外交和宣傳。

蔣一心學仰孔孟、王陽明、曾國藩和耶穌基督,無形中卻有雍正獨斷專權的影子。美國學者 Brian Crozier在《蔣介石傳》中指出:蔣介石所犯的大部分錯誤在於他的性格和思想上的缺點,以及教育和信仰所致。

Jonathan Fenby所着的《Generalissimo:Chiang Kai-shek and the China He Lost》則寫着:蔣是十分保守而又遠離現實的總司令,「思想仍停留在他成長的時代,不能給這個迫切需要進步的國家提供任何新的貢獻」。

蔣獨斷專權下屬伴君如伴虎

蔣是最高統帥握有生殺大權,獨斷專權,將領視如畏途,氣憤發脾氣時寧波話「娘希匹」還會脫口而出(相當現在的三字經國罵、大陸講「狗日的」)茲摘舉重要二例說明。

大陸電影《喋血孤城》(圖/取自電影宣傳)

一、餘程萬彈盡援絕突圍被判死刑

國軍74軍57師「虎賁」部隊(源於《書經》記載:周武王有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虎賁」成爲歷代軍隊的最高榮譽)師長餘程萬(1902-1955,黃埔一期及廣州中山大學政治系畢業生)在1943年11月死守常德浴血奮戰4萬名日軍,日軍以空襲、燃燒彈、毒氣戰、生物戰攻城。

餘程萬堅守16天因彈盡援絕率殘部突圍,8500餘名官兵僅321人倖存,日軍歷史記錄爲「堪爲支那人保衛上海戰役後最激烈之一次」。但蔣介石卻以餘抗命未死守常德判處死刑,但在孫連仲、王耀武兩位將領與常德民衆求情下才改判兩年徒刑。

蔣的嚴厲治軍對其他將領影響至深,也改變了餘程萬對蔣的忠誠;1949年12月雲南省主席盧漢叛變,時任第26軍軍長餘程萬遭盧漢扣押時曾同意變節,後來在自己的26軍及李彌的第八軍及時圍攻下獲釋。

被釋放後餘程萬因長期不滿蔣介石,在反共最後基地昆明的攻防戰中臨陣撤軍,使昆明戰役功敗垂成。餘程萬後來不敢赴臺而避居香港,幺女餘莎莉是香港演藝界豔星;餘程萬死於寓所警匪槍戰,真正死因衆說紛紜。

2010年8月大陸電影《喋血孤城》(由港臺紅星呂良偉、安以軒主演)劇情是餘程萬死守常德浴血抗日的歷史,也是中共少數認同國軍抗日的影片。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曾特地前往北京出席該片試映會。

二、方先覺懼蔣死守衡陽放棄突圍

豫湘桂戰役的第二階段衡陽保衛戰在1944年6月爆發,衡陽是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國軍第10軍軍長方先覺(1903-1983年,考取上海政法大學卻投筆從戎進入黃埔三期)奉令堅守衡陽兩星期以阻止日軍深入。

蔣介石要方先覺採取抗日名將薛嶽在1942年第三次長沙會戰大捷的「天爐戰法」,要堅決頂住保證爐底不被擊穿;方先覺任務就是保護衡陽這爐底,這場戰役被稱爲「中國的莫斯科保衛戰」。

1萬7千名國軍在這場以寡擊衆的戰役對抗日本9萬陸軍和空軍,方先覺守城長達47天,日軍發動3次總攻擊,傷亡4萬8千餘人,國軍傷亡1萬6千餘人。方先覺寧失突圍良機而不敢突圍,除了保護傷兵和平民免於被殺害,應該是避免步餘程萬後塵受蔣介石嚴懲。

日軍在衡陽大肆燒殺奸擄,破壞文物,對傷兵趕盡殺絕。1944年8月方先覺在日軍保證生存官兵安全、不殺害殘部傷兵及民衆後才投降。《紐約時報》曾報導常德廢墟的景象,指出「此役充分證明中國士兵的作戰能力; 對其盟友而論,亦足證明中國雖處於極大困境之中,猶能度過難關擊退敵人」。

同年10月,方先覺在軍統局特工協助下逃到重慶,因其守城47天超過蔣的軍令14天而未受軍法審判。

1949年來臺後因有投降污點,僅擔任澎防部副司令、第一軍團副司令,次女方曉梅和之前殉國的張靈甫遺腹子張道宇結爲夫婦。

(作者爲文史工作者)

【未完待續,歐陽聖恩專欄每週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