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錢其琛的「一箇中國」概念(李慶平)
前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中時檔案照)
2000年7月中旬,我中國新聞學會應大陸中國記者協會的邀請,由成嘉玲理事長組一個包括19個媒體負責人的訪問團,赴大陸參訪。我因是中國新聞學會常務理事及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隨團參訪。
由於時當民進黨首次在臺灣執政才兩個月,大陸對臺政策,處於「聽其言,觀其行」的階段,因此這一個具代表性的臺灣媒體訪問團到北京訪問,頗受矚目。我們訪問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及社科院臺研所。另外比較重要的拜會,是大陸國臺辦及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
7月12日下午5點,國臺辦由王永海副主任及新聞局張銘清局長,在釣魚臺大飯店會見參訪團。雙方會談時,王永海副主任首先提出兩岸的新聞交流很重要,現在臺灣記者已經可以在北京蹲點,也可以變相的常駐。
由於1995年1月,海基、海協會在北京會談時,我任海基會副秘書長,對此一問題雙方曾交換過意見,因此由我來回答王永海副主任。我說1995年1月,兩會在北京協商時,與海協會劉剛奇副秘書長,談到兩岸常駐記者事。我當時提到1994年底國臺辦新聞局長張銘清,在中新社發表的一分新聞稿中,對兩岸記者常駐事,說過要進行研究。不過當時劉副秘書長不知道有這分新聞稿,當天下午再召開協商時,劉剛奇帶來了這分新聞稿,但仍未同意對相互常設記者列入協商,對此我方建議,希望雙方各自對常設記者事進行研究,爲此次協商的共識,但劉剛奇副秘書長仍不同意。所以要不要設常駐記者事,問題出在大陸方面。張銘清局長也在座,詳情可問張局長。
另外我提到大陸對臺政策現在是「聽其言,觀其行」,昨天一位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說,觀其行的指標是:一、對「一箇中國」的態度;二、《國統綱領》用與不用;三、臺獨綱領如何處理;以上是臺研所的看法,不知國臺辦是否同意或是有其他指標?
王永海副主任答覆,若有指標,最重要的是是否回到「一箇中國原則」,我們注意到陳水扁講了許多話,但都回避了一箇中國原則,事實上臺灣無論誰執政,兩岸都可來往,但重點在「一箇中國原則」之下。
此時我提出對大陸對臺政策的一些看法,大陸對臺政策的重點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一箇中國的原則」。而「一箇中國的原則」又分爲國際間(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不可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和兩岸間(海峽兩岸皆堅持一箇中國,但兩會協商不涉及一箇中國的涵意)不同的涵意。問題是如果國際間「一箇中國原則」存在的話,則臺灣方面就毫無國際空間可言,有了國際間的「一箇中國原則」,使兩岸間的「一箇中國原則」也無意義,因此臺灣方面對「一箇中國原則」有疑慮,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難以接受大陸籠統的「一箇中國原則」。因此國民黨執政,只能同意「一箇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
「一國兩制」的基本精神,北京是中央政府,臺灣是特別行政區(地方政府)。「一國兩制」的位階是大政方針,因此大陸方面是先用兩岸間「一箇中國原則」,來設法消除臺灣方面的疑慮,但「一國兩制」政策還存在,其中矛盾,無法自圓其說,如何使臺灣方面相信。而今年(2000年)的大陸白皮書,更是否定了華民國的存在。因此大陸對臺政策,是充滿矛盾,沒有配套措施。大陸方面要臺灣接受籠統的「一箇中國原則」,就是「請君入甕」。
此時,王副主任還是用中共一貫的說法,毫無新意。他說,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有一個重點,就是兩岸間井水不犯河水,保留臺灣的生活,保留軍隊、警察,北京不派人到臺灣做官,臺灣還可以到中央任職。
第二天,7月13日下午2點到3點半,訪問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錢其琛副總理,國臺辦陳雲林主任,王永海副主任,張銘清局長。我方提出七個問題,分別是:一、美國在兩岸扮演的角色,大陸對第二軌道的看法如何?二、兩岸記者常駐問題;三、「聽其言、觀其行」的涵意和指標;四、一箇中國問題;五、謝長廷訪廈門的問題、六、李遠哲訪大陸是否被接受問題;七、李登輝訪日本問題。
錢其琛對這些問題做了詳細答覆。他說,首先歡迎兩岸新聞界交往,也歡迎臺灣記者常駐,常駐記者由少增多,時間可由短增長。美國在臺灣事務上是有責任的。有關第二軌道,有的起作用,有的沒有起作用,但最主要的是第一軌道。
有關「一箇中國」問題,錢其琛侃侃而談,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簽訂《上海公報」,其中「兩岸的中國人認爲只有一箇中國」,這是「一箇中國」說法的起源,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大陸、臺灣都屬一箇中國,中國的領土不可分割。「一箇中國」並不是「非彼即此」,兩岸只要堅持「一箇中國」即可,而不必在「一箇中國」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是「中華民國」打轉,「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的範圍,大致是相同的,在這個範圍內,就是「一箇中國」。高雄市長謝長廷對「一個國家兩個城市」解釋爲「中華民國憲法包括廈門」,這種主張也不錯,今後可以推動市與市、縣與縣、省與省的交往。
陳水扁是律師出身,咬文嚼字,一天有好幾種講法,希望不要搞文字遊戲。有人憂慮,同意「一箇中國」的原則就是投降,這是你的解釋。所謂「聽其言、觀其行」,說話要負責任,要算數。新政府(指民進黨政府)說,50年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一下解決,但也不能再等50年。
在「一箇中國」的原則下,兩岸恢復談判,「一箇中國」的內涵,可以不討論,兩岸可以談「三通」問題,應該爲汪、辜兩位先生創造機會、創造條件,讓他們能順利進行,做一點事。
錢其琛表明,目前臺灣的狀況是內戰造成的,臺灣經過50年日本統治、228事件,國民黨執政50年,臺灣人民要當家作主,要出頭天,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成爲「臺灣共和國」。
李遠哲搞跨黨派小組,身分不明,也尚未成功,他曾來過大陸,現在來大陸,他代表誰?來幹什麼?
李登輝到英國訪問,英國方面其實是不歡迎的,因他製造問題。其他國家〈指日本〉要不要讓他去,這些國家只要不怕麻煩,就讓他去吧!
前海基會副秘書長李慶平(中時檔案照)
錢其琛講完話後,他可能知我曾擔任過海基會副秘書長,因此問了我有關「九二共識」的事。
我答覆是1992年10月底,海基會許惠佑處長與海協會周寧副處長在香港會商,關於「一箇中國 原則」問題,雙方雖有不同版本,但在香港未達成共識,也未籤草約。周寧回北京後許惠佑還在香港,多等兩天。11月3日,海基會在陸委會授權下,去函海協會,附一新聞稿,我方建議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一箇中國原則」。當天海協會孫亞夫副秘書長打電話給海基會陳榮傑秘書長,表示「我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11月16日海協會來函希望在北京,臺北,共同擇時,「 以口頭聲明的方式表達一箇中國的原則」,但兩會會談時不涉及「一箇中國」的政治內涵。
11月17日我海、陸兩會高層開會研商,會後黃昆輝主委要我代表海、陸兩會在陸委會記者會上發言,當時我說:「對大陸方面,願意接受我方的建議,以口頭聲明各自表達的方式,表示歡迎」。詳細新聞可參考1992年11月18日的《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及《聯合報》。此時錢其琛說,這就說明媒體的重要性了。
錢其琛又問了一個問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有困難嗎?我的答覆是這要配合處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錢其琛聽完後來未再說話了。因我深知中共的所有對臺文件中,皆無「大陸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是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不能代表「一箇中國」了。
錢其琛副總理當時是政治局委員,中共對臺小組副組長,組長是江澤民,應屬國家領導人之一,講話有一定的分量。只可惜7月14日的大陸媒體未將他的講話重點登出來,未報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範圍大致是相同的 ,就是「一箇中國」,這項說法當然也未成爲文件。但7月14日,臺灣各大報紙皆在頭版報導了他對「一箇中國」的新表述,還是具有一定意義。
(作者爲前海基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