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同文是民族情感的黏着劑──再認識中國的意義(二)

韓戰共軍俘虜的美軍在北韓遊街。(連慧玲翻拍攝)

偏遠落後的秦國,只憑暴政統一不了中國。主要是秦國的歷代國君,皆以一統天下爲志業,併爲一統天下,「海納百川」,吸收各國人才爲秦用。有楚人成爲秦國的宣太后朝政數十年,有商鞅張儀範睢李斯呂不韋,都是可決定秦國命運,掌大權居相位的外邦人。

他們都不是秦國人。秦國卻把門打開,廣納天下人才,成就了秦國的一統志業。今天中國大陸的政策不只是招商引資,更是招才引智,也對臺灣人打開大門容納人才,既成就臺青臺商,更成就大陸的成長。本是兩岸互利雙贏,但在民進黨執政下,藉政治權力霸凌遏止,以法律設限臺灣人的機會。

關閉一定輸給開放的,何況兩岸大小強弱的巨大差距。多少臺灣青年人,因此而受限於狹隘的視野中,失去了一展長才的機運。可惜啊!

秦一統天下,以中央政府爲中心,廢封建,設郡縣,統一國家。從此中國統一是常態,分裂是非常態。其次推動,書同文車同軌。書同文統一了語文,多元多樣的華夏,因書同文,凝塑出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價值意識,建構成統一的民族奠基了中國一統的主旋律

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前,絕大多數臺灣的知識份子,不會講國語普通話),但有中國人共用文字,讀共同的四書五經章回小說書寫表達;可全國溝通,可上京趕考。除各地特殊的俗語用詞之外。只要有音,就有文,就有字。

世世代代聽不懂,講不了官話的臺灣知識份子,以閩客語思考、以閩客語表達,以中文閱讀、書寫,不需要另創文字,就能將典籍詩詞歌賦以閩客語的方言吟詠、言說。如同我一開始演講,以閩南吟頌楓橋夜泊一般。在臺灣,雖有閩客語的差別,卻有共同文字表達的橋樑

在中國,使用成千上萬方言,卻有共同的文字,可書寫表述其感情、思想,可閱讀古今典籍,各地士人文章,打破方言隔閡。文字成爲大家溝通的橋樑。因此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人口衆多,土地廣闊,生活各異,方言不一,但因統一的文字,加上廢封建,設郡縣;成就一個二千多年來,統一且強而有力的中央。維持國家不分裂,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一統的國家,人民生活安定,可勤奮發展力爭上游。反之若因中央衰弱,形成分裂割據,必然戰亂連連,民不聊生,痛苦不堪;短則數十年,長則百年後,在人民望治心切下,又建立統一的國家。人民期待強而有力的中央以維繫統一的體制,是西方難以理解,卻必須理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