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中較勁 臺灣要擺脫選邊(翁履中)
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坦誠深入交換意見。圖爲兩人在2022年11月14日印尼峇里島合照。(大陸外交部)
在520總統就職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了電話,而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羅森伯格也訪問臺灣,加上馬前總統受邀訪問中國大陸,並預計將與習近平會晤,三個新聞事件同時發生,就算不是事先安排,這樣的巧合反映出在臺灣問題上,美中對未來新局有所疑慮,決定採取更主動的方式,共同控管臺海局勢。就在臺灣缺乏具有實質溝通功能的兩岸交流管道的情況下,馬前總統赴大陸訪問是否可能在政治僵局之外搭起避險橋樑,而華府又是如何看待兩岸交流?值得臺灣人民跳脫藍綠來思考!
根據習拜通話後釋出的官方文件,雙方都對外表示有坦誠互動,但瞭解外交辭令者應不難解讀,所謂坦誠對話背後的意思就是各說各話。北京雖然再次提及臺灣是美中之間不可跨越的紅線,但同時也強調美方應該停止打壓中國高科技。
對北京來說,這兩項論述背後的潛臺詞,說明了北京對即將上任的賴總統沒有信任,但在以經濟復甦爲主要目標的前提下,不排除跟美國合作管理臺海問題,而美方所提的其他議題也都可以談判。如果拜登政府理解臺灣問題是北京不可能輕易鬆手的國家主權,而經濟則是政權合法性的根基,就應該知道呼籲北京在多個國際議題上負起大國責任,不可能繞得過這兩項議題。
然而,從川普後期到拜登時代,白宮雖然換了主人,但抗中的主旋律不變,連策略也沒有明顯差異。當華府決策圈不斷提醒中國崛起帶來的威脅,對內形成跨黨派抗中共識,持續強化對中國的壓制,對外則尋求盟國合作來圍堵,然而,即使在華府認爲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不如預期的當下,透過貿易戰和科技戰來施壓,也都沒有達到預期中的結果,甚至原本主張要跟中國脫鉤來制約中國的想法,也轉爲強調美中之間需要控管風險而非停止交流。
面對混亂的國際局勢,美國同時兼顧的挑戰超過了預期,即使仍有實力扮演領導角色,但要能全面掌握情況,卻不再是美國能獨力面對的任務。相較之下,中國大陸也許還沒有強大到不怕打擊,但美方還是沒理解北京高層對自己承受打擊的信心,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仍以爲施壓之後,就會讓對方走回韜光養晦路線,恐怕是有了認知落差。就在華府和臺灣不少政治人物都抱持抗中思維的情況下,馬前總統受邀訪問北京,希望爲兩岸維繫溝通管道降低敵意,不難想像引來的質疑恐怕遠大於支持。
但是,從臺灣自身的利益來看,人民應該思考的,不該是訪問北京的這個人究竟是藍綠白,應該反思的是,既然民調顯示有將近九成民衆希望兩岸維持現狀,爲何多數檯面上由民意選出的政治人物,一方面強調兩岸之間應該溝通,但另一方面卻又不積極地尋求重啓交流管道?只有選舉考量,真的對臺灣比較好?
再者,如果根據美方建議,全力強化軍備就可以嚇阻北京,那在國家安全的準備上,就不該把重點放在紙上談兵的認知作戰,而是真正砸下國家預算,說服民衆來推動全民皆兵,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來增加嚇阻效果,並且通盤檢討整體國家安全戰略,讓臺灣快速做好對抗的準備。如果既不要溝通,又不想因爲強化軍事而流失選票,什麼都不想要的結果,就不難理解爲何臺灣在美中共同控管臺海風險之下,會落居被動的處境。
拜習通話之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將訪問北京,而國務卿布林肯也將隨後訪中,在抗中氛圍下,美方也仍積極保持溝通,避免失控,因此,華府對馬前總統訪問北京雖然表面上難有太正面的評價,但實際上卻會暗自觀察北京對馬前總統訪問的安排,從馬前總統在大陸的發言空間,媒體報導方式,到接待過程中的稱謂跟過往是否有所不同等細節,試着揣摩北京的和平統一論述究竟是對臺核心方針,還是在經濟狀況不佳時期的緩兵之計?
在美中的對抗之間,臺灣想要擺脫被動選邊站的處境,恐怕仍須藉由溝通,讓美中瞭解維持和平對雙方甚至全球經濟穩定有多重要。至於如何建立溝通管道?就看政治人物們是否願意少一點政治,多一點智慧,以蒼生爲念了!
(作者爲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