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年輕世代先求獨善其身(吳子規)

現在的教育造就了不少講道義、重良知、有情懷的年輕人,但動輒講情懷,往往得不到認可。(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在的教育在培養太多「精緻利己主義者」的同時,也造就了不少講道義、重良知、有情懷的年輕人,後者受太多宏大敘事的教育,價值觀過於高遠,所以動輒講情懷,講不謀私利地站在公司、員工,以及社會立場上維護或反對,結果往往得不到認可,不僅於事無補,個人還要承受不小的代價。筆者以爲,年輕人既不必選擇立場,更不能有太高的情懷。不信,請看看歷史的教訓與啓示。

首先,站在哪邊的立場都有問題。近代史上,最悲催的站邊莫過於林彪和孫立人,他們分別站邊對立的政權,爲之忠心耿耿,戰功卓着,結局卻是一位折戟沉沙,另一位被軟禁大半輩子。如此悽徨悲涼,也不太意外。誠如魯迅說的,爲人祈福的犧牲,原本就要被分成散胙的肉。另一個是國府派北平停戰談判代表團團長的張治中,他的戰功不能與前兩位相匹,忠誠更遭質疑,滯留北平不歸,至少是國府的叛逆。但在此三人中,惟張得以善終。據張的後人說,去北平談判之前,老蔣就授意他作爲與兩邊信任的管道留在那邊。這就表明,忠於任何一邊的結果都不是個人的福祉,唯有爲雙方的認可才能頤養天年。即便在今天的選擇中,也不該站在任何一邊,而必須站在所有人,員工、老闆、企業和社會共同利益的立場上。才能做成一點事情,避免自己淪爲爲某邊祈福之後還被分的肉。

其二、實際貢獻比情懷更爲重要。近代史上最有情懷的莫過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後人無有能望及其對國人道德提升的項背。但要論及對中國社會進步和近代化推進則無有出李鴻章之右者。中國第一家銀行、第一條鐵路、第一個漢陽兵工廠、第一個江南製造局,還有很多第一個都與其相關。一個民族的發展需要高舉情懷大旗的人,但更需要很多推進具體改革,做出實際貢獻的人。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定位在後者上,更加務實,更能「日拱一卒」。

其三、讓人家愉悅地接受比旗幟鮮明更重要。武則天時代的駱賓王爲徐敬業寫了「討武曌檄」而流傳千古,但兵敗後他卻不知所終,「請看今日之域中」,仍然是武曌之天下。另一個是深爲武則天信賴、官拜丞相的狄閣老狄仁傑,在武則天的晚年,他只是輕勸幾句,就使武則天將大權歸還李唐後人。狄閣老消弭天下無數狼煙,解萬千百姓於倒懸。你可以說,狄閣老潛伏很深,他是李唐王朝的代理人、無間道,顛覆武則天的朝廷。你也可以說,他爲武則天忠心謀畫,以最符合武則天身後利益的方式勸武則天還權於李唐後代。誰能搞得清他到底是爲復辟李唐王朝,還是爲武則天盡忠竭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即便持有反對意見,最佳方式決不是高舉反對大旗,而是站在對方立場上忠心謀畫,在關鍵的點上巧妙點撥,以實現對方利益的方式,兼顧所有人的利益。

顯然,年輕人要有按此規則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弦,即共同立場比單邊立場更重要,貢獻比情懷更要考量,愉悅的接受比旗幟鮮明的反對更有價值。而在這樣做之前,首先要避免,忝列職場末位而操總裁之心,偏居江湖一隅而懷廟堂之憂,這不僅可笑,而且危險。因爲情懷是爲很大範圍的承擔責任,它往往需要熟知100個變數,但基層的人可能只知道10個變數,有限變數中的權衡再精準,也比不上100個變數中選擇的粗糙。基層的人越有情懷,越可能荒謬地把自己和他人送上貌似神聖的祭壇。不信,請看爲「解放全人類」的紅衛兵的作爲吧!

古人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很有道理。平頭百姓做好平凡工作,照顧好家人朋友足夠了,不要去想不着邊際的情懷。「窮」而兼濟天下不亦傻乎,不僅堪比唐‧吉柯德,而且傷人誤事。只有職務提升到一定位置,認知深刻,能力提高了,才能爲更大範圍的人羣服務,情懷纔有積極的效應。大多數人無法兼濟天下,那就獨善其身。安心做好平凡工作,過好平凡生活,擺脫情懷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