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以巴衝突 臺灣的鏡子(辜存柱)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7日突襲以色列,引發新一波以巴衝突。(圖/路透)

10月7日巴勒斯坦的哈瑪斯組織,從迦薩走廊猝然對以色列發動攻勢,此舉震驚全球,世界的焦點,瞬間轉回到中東地區。姑且不論此事發生的近因或是遠因,僅是從事件發生的歷程中,衝突雙方所採取之戰略、武器系統及情報等三方面,着實可以提供多處值得學習及思考的議題。

回顧歷史以色列經歷過多次戰爭後領土逐漸擴大,自1967年中東六日戰爭後,以色列佔領迦薩走廊,直到2005年退出佔領,但卻始終未能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達成協議。惟2007年由哈瑪斯掌權後,紛擾衝突不斷,以色列認爲無法一勞永逸解決這地區的問題,將約230萬巴勒斯坦人,控制於365平方公里的迦薩走廊,藉由採取「除草」戰略,每隔一段時間,就針對其領導階層,予以清除及打擊,以有效管控,防止暴力升級。2014年7至8月間,先後以空中轟炸及地面部隊入侵迦薩地區,攻擊哈瑪斯組織,而哈瑪斯也相對地以土製火箭彈反擊。

10月7日在無先期預警狀況下,哈瑪斯組織再度突擊,然此次行動與歷次的火箭襲擾相比,不僅強度強、密度高,且配合無人機及地面兵力滲透,造成極大的震撼戰果。然就孫子兵法謀攻篇中,所提的概念:「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簡言之,實力相當則可以採取對抗姿態,若實力相差懸殊,資源有限,則應迴避直接衝突。

從以巴交戰雙方戰略層面評估,哈瑪斯先行出手,發射之五千多枚自制火箭,其酬載火藥有限,且不精準,與其後以色列大規模持續空襲及火砲反擊相比,將不及於10%或甚至5%。哈瑪斯之戰略目標不明確、衝突停損點、停火協商機制及終戰目標指導亦處於不明朗狀態,且領導階層屢遭狙擊及精準轟炸,組織力可能陷於癱瘓。在戰略思考上,哈瑪斯缺乏「以小事大」的智慧,何以爲戰。

從另一方面來看,以色列長期對迦薩地區封鎖戰略,罔顧人道主義,不施「以大事小」之仁慈,反倒是激發哈瑪斯的復仇突擊。以色列已大規模動員且將入侵迦薩,這會造成百萬人流離顛沛,如此過度的反擊,只會加深彼此間之仇恨,無助於中東問題的長久解決。

雖在美國大力援助及支持下,以色列已經能在科技、經濟及國防上,取得世界先進發展地位。無論是飛彈、雷達及無人機等各方面都有相當傲人的發展。多年來,以色列在因應迦薩哈瑪斯組織及黎巴嫩真主黨火箭彈及迫擊砲襲擾下,開發出鐵穹武器系統(Iron Dome),用以填補低空防禦缺口。此係統可快速反應,以飛彈擊落來襲之火箭,在實戰的驗證中,據稱已達85至90%的命中率。此係統美軍亦有購置,佈署於關島,可見對其有甚高評價。

以色列另外使用自行研發之箭二(Arrow 2)飛彈系統,建立戰區彈道飛彈防禦。然而此次事件,突顯任何武器系統,都不可能沒有弱點,過度的自信,就是失敗的開端。它提醒,國防要走向均衡兵力的發展,需要由不同的儎臺組合,互補長短,相輔相成,過於信賴某一類儎臺,則可能會面臨難以想像的後果。

突然發起攻擊的哈瑪斯組織,勢必經過1年以上的精心策畫及訓練。以色列情報單位是否有獲得早期預警,不得而知,但從以色列政府後續反應及發言,認爲這類似美國911事件,可見情報沒有達到預警的效果。

以色列情報局(Mossad)與軍事情報單位間,如能建立起相對預警功能,纔不會遭遇此次情報戰上的失利。情報方面的先期預警,相當重要,需要扁平化組織,建立多管道及多線的來源,藉由網路整合及融合。這是屬於專業領域,太過於泛政治化的任命首腦或由單一指揮線及層級式的體系管控,會產生嚴重的誤判或甚至沒有訊息研判的機會。

就長期來說,我們建立起的多管道情報系統,常因情報經費的捉襟見肘,導致失衡及情報效益不佳,國防部所屬之各軍種情報單位未受到重視,就是一例。

在軍事行動上,奇襲是戰爭的原則之一;研究過往解放軍的戰史,奇襲扮演重要角色。從這次重大事件,更可得知猝然遭受攻擊是絕對可能發生的。常見許多媒體或學者都抱持着「大陸行動,我們一定掌握」,但歷史及現有的案例告誡我們,這種想法是不實際的。以巴雙方在戰略思考、武器系統及情報上的缺失,就是給我們最好的一面鏡子。

(作者爲美國應急管理協會臺灣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