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疫苗荒,舉目法律人政府治理的盲點(陳長文)
總統蔡英文直播施打高端疫苗過程。(本報資料照)
疫情再度亮警報,Delta病毒已兵臨城下,此際衝高疫苗覆蓋率應是當務之急,只是現在不論是還未打到第1劑的年輕人;打了第1劑,應在建議時間內施打第2劑的年長者;已經開學,疫苗尚無着落的學生家長等,都在焦急等待疫苗。問題根源正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所承認:「臺灣最主要問題是疫苗不夠!」
說來諷刺,蔡政府的疫苗不是靠「外援」就是「企業及公益組織捐助」,不禁納悶負責採購優質及時疫苖的政府何在?疫苗嚴重不足,也是逾800人喪命的原因之一,不是嗎?以臺灣的實力,疫苗採購應該不是問題,只能說是政府治理失敗!
筆者遺憾指出,哈佛大學前法學院長Kagan曾言,法律人是好的問題解決者,也是領導者。換言之,法律是管理衆人之規矩方圓,法律人被訓練成兼具邏輯分析及執行力的「管理者」,理當可以爲國家做更多、更好。可惜我們空有法學博士的總統,卻沒有博士級的治理水平!連讓人民安心都做不到?
民主要進步,人民(選民)對政府失職應該謹記,確保選舉不再所託非人!筆者盤點疫情之治理,政府看不見、學不會又改不掉的盲點,臚列一二如下:
一、疫苗不足,政府承諾的,人民卻打不到!
郭臺銘一針見血點出疫苗供應關鍵,應求「有備無患」勝於「量入爲出」,但蘇內閣卻反其道而行。去年12月30日陳時中部長承諾:「指揮中心手上有把握的將近2千萬劑、總目標一定要超過3千萬劑」、「最早可供貨期程是110年的3月」。但據統計,光是20歲以上人口有近1942萬餘人,以每人應至少接種2劑計算,要近4000萬劑纔夠,尚不含12至20歲逾172萬學生的400萬劑。政府訂購的疫苗數就像救生艇不足的鐵達尼號,疫情爆發疫苗當然僧多粥少。
除了少買,買到的卻又嚴重遲延交貨!筆者感嘆,有法律人總統、行政院長的中華民國,連政府採購都做不好。契約應該主張之遵期履行、遲延賠償(違約金)等行動均付之闕如,政府用一句「國際疫苗供貨短缺」打發納稅人,至今只到貨578萬劑,不足政府承諾的1/5,令人失望至極!
二、迴歸科學及國貿實務,買BNT沒政府說的難。
據報BNT疫苗乃保護力最佳之疫苗,卻是政府採購中獨漏的一款。上海復星擁有BNT大中華地區代理權,臺灣要買BNT自然得向代理商洽購,此爲現代國貿通行的行銷方法,身爲國貿法博士的蔡總統不可能不知,政府卻拿簡體字包裝作「反中、謀獨」的政治操作,舍BNT結果,造成疫苗短缺窘境。
民間捐贈BNT疫苗,2個月內火速完成,也讓蘇院長卸責的「雞腿供貨說」不攻自破。這與疫情以來蔡政府「以疫抗中」的態度同出一轍,不論是「小明丟包說」或「武漢肺炎」的帶頭污名,終在疫苗採購踢到鐵板後,陳時中才坦承「疫苗安全有效纔是最關心的」,兜了一大圈,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實在瀆職。
三、蔡總統不當干預,國產疫苗「戰略」功虧一簣!
在美國,疫苗須經FDA嚴格授權,由公正的諮詢委員會審查,總統無權也不敢置喙藥品審覈。然而,因修憲瑕疵(李登輝任內完成),使行政院長(包括衛福部長乃至食藥署官員等)之任命,總統握有人事決定權,因此,文武百官對總統之言難免存有「上意難違」之奉承或顧慮。
然而,身爲法律人的蔡總統,竟在國產疫苗解盲前公開指出它們是「國家『戰略』優先項目」,並「預告」7月能開打。儘管戰略再怎麼正確,此不當干預及揠苗助長的戰術(戰技),已令有識之士看破手腳,更讓全民對國產疫苗信心打折。難怪原爲審查委員之陳培哲院士直言:「蔡英文是問題根源」!此外,總統失言也造成股票市場不必要的揣測,絕非總統召開記者會能說得清。面對權力,蔡總統豈能如此不戒慎恐懼?
綜上,法律人治國,有太多要改善的空間!特別當「政治成爲一種產業」的今天,蔡總統能不慎乎?
(作者爲律師、法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