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爆炸靠戒1習慣改善70% 出現7徵兆恐身體發炎了

一位50多歲女士,患有嚴重過敏性鼻炎和溼疹,儘管接受許多治療,症狀始終沒有改善。後來醫師發現,關鍵在她的飲食習慣。(示意圖/達志影像)

慢性發炎的原因(製圖/陳友齡)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分享門診案例,一位50多歲女士,患有嚴重過敏性鼻炎和溼疹,儘管接受許多治療,症狀始終沒有改善。後來醫師發現,關鍵在她的飲食習慣以外食,大量零食和炸食爲主,經過門診的諮詢和指導,1個月後溼疹竟改善了70%。陳欣湄表示,慢性發炎是一種長期、反覆發生的發炎狀態,想預防可從飲食、環境、內在健康及生活習慣等4面向着手;此外,身體若出現7種症狀可能是慢性發炎的徵兆。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近來在個人臉書專頁發文表示,當身體處於長期慢性發炎狀態,很容易引發糖尿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或是癌症,日常生活想要避免,其實可從4面向來檢視和改善。

首先是「飲食」,陳欣湄說,某些飲食習慣會引起身體的慢性發炎,但要真正控制飲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她提到,曾碰過一位50多歲女士,患有嚴重過敏性鼻炎和溼疹,儘管接受許多治療,症狀始終沒有改善,進一步瞭解對方的飲食習慣後才知道,原來患者習慣以外食、大量的零食和炸食爲主。經過門診的諮詢和指導,她開始改變飲食習慣,一個月後,該名病患的溼疹已經改善70%,也很開心不需要再靠藥物控制。

其次是「環境」,陳欣湄指出,環境中存在着許多污染物,如重金屬、塑化劑、抽菸、空氣污染等,這些都可能導致我們的身體處於發炎狀態。陳欣湄建議,多用自己的餐具、杯子,愛環保救地球外,也對自己身體有助益。

再來是「內在健康」,陳欣湄說明,粒線體在我們的細胞中扮演着產生能量的角色,主要的任務是合成能量(ATP),當粒線體出現障礙時,容易堆積成自由基,進而造成慢性發炎。

最後則是「生活習慣」,也是容易被忽視的部分,陳欣湄解釋,如良好睡眠、適度運動,都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調節自身,進而減少慢性發炎的發生,一旦出現睡眠障礙,就容易促使身體釋放發炎激素。

至於有哪些症狀代表身體正在經歷慢性發炎?陳欣湄列舉7種可能,如反覆發生的關節痛、很難修復的肌肉痠痛、慢性疲勞、反覆感染、腹瀉或便秘、皮膚溼疹、過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