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價格上漲與通貨膨脹無關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0月15日至22日期間,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爲4.87元/公斤,比10月8日至14日期間上升11.6%,同比上升27.4%。監測的19種蔬菜價格中,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價格環比漲幅較大。以菠菜爲例,截至10月27日,10月全國平均批發價爲9.38元/公斤,而9月的價格爲6.69元/公斤,漲幅超過40%。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監測到的數據,還是相對平穩的數據。實際上,在一些地方,菠菜價格已經上漲到每斤15元以上,好的菠菜價格高達每斤20元。其他蔬菜價格也要高於中心發佈的價格信息。因此,很多人認爲,通貨膨脹來了,價格可能要持續上漲了。

應當說,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也能夠接受。因爲,近年來,持續的貨幣發行,以及各種稅收優惠、財政扶持政策等,已經讓市場中的流動性極其豐富,出現通貨膨脹也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甚至有人說,只有出現通貨膨脹,才能證明經濟全面復甦。

我們不能說這樣的觀點和想法有什麼錯的地方,按照經濟學理論,如果貨幣發行多了,確實會引發通貨膨脹,會使市場的貨幣供應量過多,導致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的蔬菜價格上漲,與通貨膨脹是沒有多大關係的,而完全是由自然災害引起的。特別是北方的持續降雨,以及天氣突然轉冷,導致蔬菜生產遭受很大影響,有的則在地裡無法採摘,導致供應出現了一定問題。而這種問題,又在市場形成了連鎖反應,不僅北方蔬菜價格出現上漲,南方供應平穩的地區蔬菜價格也出現了相同的上漲,繼而給人以通貨膨脹到來的感覺。

實際上,蔬菜價格上漲引發通貨膨脹的概率是不大的。反過來,此次的蔬菜價格上漲,也不是因爲通貨膨脹帶來的。隨着市場供應趨於平穩,蔬菜價格也會很快出現下降。前期上漲過快的蔬菜,近期已經出現了回落現象。即便春節期間,蔬菜價格也不可能在目前的基礎上出現明顯上漲,而很有可能在11月中下旬開始出現價格下跌,到1月初價格回落到略高於正常水平的狀態,春節期間再出現一定幅度上漲。春節之後,蔬菜價格則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下跌。

這也意味着,對廣大菜農來說,必須把握好這輪蔬菜價格上漲的機會,並妥善處理好種植與銷售的關係,不要盲目跟種,也不要失去機會。現在或晚些時候種植一定數量的蔬菜,如果能夠保證在春節期間上市,應當可以有不錯的收益。而如果跟風眼前的菜價,則有可能出現生豬養殖那樣的現象,待蔬菜上市了,價格也就會大幅下跌了。下一輪蔬菜價格的上漲,應當在春節期間,12月可能是蔬菜價格下跌幅度比較大的季節,1月中上旬的蔬菜價格也不會好。

也正因爲如此,切不要把此輪蔬菜價格上漲與通貨膨脹聯繫起來。如果過度聯繫,是會帶來居民恐慌,對穩定市場、穩定消費、穩定預期是不利的。真正應當關注的,還是大宗商品價格。只要大宗商品價格不再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並能有所回落,通貨膨脹就難以發生。相反,如果大宗商品價格繼續高位上漲,情況也就很難說了。因爲,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已經讓中下游企業難以承受。持續下去,中下游企業就只能以漲價來應對成本上升的壓力,從而形成價格的惡性上漲,引發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

正是因爲蔬菜價格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力有限,大宗商品價格纔是通貨膨脹會不會發生的關鍵。因此,有關方面應當更加密切地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變化,最大力度地保證大宗商品價格不再惡性上漲。即便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也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的相對穩定。

眼下,最令人擔心的就是美聯儲一旦進入加息軌道,全球市場就會風聲鶴唳,由此會帶來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幅度加大,穩定性更差。那麼,通貨膨脹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強。因此,還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化,關注輸入型通脹。一旦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相關的政策手段就要及時出手,穩定市場、穩定價格、穩定預期,避免給廣大居民的心理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不必對當前的蔬菜價格上漲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尤其不要盲目與通貨膨脹掛鉤。面對蔬菜價格上漲,最需要的就是抓好流通環節的工作,讓全國範圍的蔬菜供應能夠平衡,避免產地浪費、銷地價貴的現象。同時,有序組織生產,避免過多種植蔬菜,導致供過於求現象發生,造成蔬菜的巨大浪費。蔬菜的種植和供應,必須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