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開戰在即 京東、阿里重金砸向香港市場:不止“包郵”
趕在“雙11”前,京東、阿里選擇先將重金砸向香港市場。
9月30日,京東宣佈將進一步加碼香港市場佈局,初期投入人民幣15億元,長期上不封頂。投入將主要用於商品價格補貼、物流補貼及服務優化等方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京東還面向香港地區用戶推出自營滿299元免運費送上門服務(免運10KG),覆蓋3C、家電傢俱、服飾美妝等自營全品類商品,符合免運費條件即可享受免費送貨上門,最快次日達的服務。
而“拆牆”消息釋出並未過多久,老對手阿里也在香港市場佈局頻頻。就在前幾日,阿里宣佈淘寶將投入10億元把香港變成包郵區。而今年8月,淘寶纔在香港試點服飾包郵。
京東阿里近年來持續在香港業務進行重金投入,原因很簡單:對比增速已經放緩的內地電商市場,香港電商市場增速處於高位。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2年,電商銷售額佔香港零售業的總銷售額接近10%,按年上升21%。
誘人增量自然無法抵擋,更重要的是,對頭部電商平臺而言,無論電商還是物流,後續想做好國際業務,香港市場都是那扇必須推開的“窗”。
電商“進港” 快遞物流先行
京東此輪在香港市場的15億元投入,主要用於商品價格補貼、物流補貼以及服務優化,而從過往京東在香港市場佈局來看,重點或許仍會聚焦在港自營快遞物流體系的搭建,以及對應配套服務上的升級。
記者注意到,此次京東在港推出的免運費服務,不限定時段和品類。此外,京東在香港還上線了“一件免運費”專區,包括小家電、快消日用等多品類商品,以及京東自有品牌“京東京造”的部分商品,均支持一件包郵。
今年“618”,京東物流在香港落地首個供應鏈產業基地。在原有服務基礎上,供應鏈產業基地可以讓香港自營倉實現BC同倉,更進一步通過常溫倉、恆溫倉等儲存區隔,滿足不同客戶、產品的倉儲需求。截至目前,京東物流供應鏈香港產業基地入庫單量已同比增長超10倍。
去年雙11前,京東快遞也曾官宣升級港澳快遞業務,實現最快四小時送達,送貨上門及夜間派送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時從現場瞭解到,其在九龍、港島等港澳地區開設了多個快遞運營中心,主打全環節自營。
在業務模式上,不侷限於B2C/B2B倉配一體服務,升級後,其可爲港澳用戶提供同城快遞、港澳互寄以及港澳至內地的互發互寄與送貨上門等服務。時效上則複製內地京東快遞的標準。
這些物流端上的升級,帶來的增長也是實在的。京東消費數據顯示,今年京東“618”期間,京東在港澳地區銷量同比增長達300%。
9月26日,淘寶宣佈將投入10億元助力“包郵到港”活動,消費者在淘寶購買購物滿99元即可包郵。該項目由淘寶天貓負責招商,阿里國際負責在香港的用戶運營和物流。今年8月,淘寶在香港試點服飾包郵。而此次包郵活動,則從服飾品類擴大到了全品類,覆蓋包括3C數碼、家居收納、化妝護膚等在內的10億多商品。
記者從阿里方面瞭解到,目前淘寶上92%的商品支持官方直運送貨到香港,時效也縮短至3—4日達。此外,爲方便消費者取貨,香港的淘寶官方自提點及自提櫃數量將增加到800個。
從行業層面來看,快遞是電商的標配,短缺的末端配送人力,高昂的人工、用地成本,一直掣肘香港快遞市場發展,更難以匹配如今電商的高增速。而京東、阿里選擇用大量時間、精力以及成本鋪設物流端,也透露出兩方做深香港市場的打算。
在香港,做海外業務的“投射”
互聯網增速放緩已成爲不爭的事實,流量紅利消失,用戶增長觸頂,業務增長隨之陷入困局之中。加之Temu在全球多個市場的持續“狂飆”,都讓各家加速佈局海外業務,搶佔更多海外市場的行動變得愈加迫切。
而“香港經驗”顯得十分重要,比較成功的案例可能是美團的Keeta。美團於去年5月在香港推出全新外賣品牌Keeta。記者從美團方面瞭解到,Keeta僅用了近半年的時間,逐步擴大服務範圍,最終實現了對整個香港區域的外賣服務覆蓋。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Measurable AI的數據,美團香港業務Keeta的單量市佔份額已達到44%,躍升爲全港第一大外賣平臺。也是得益於在香港市場的成功,美團開始將外賣業務的觸角伸向中東等地區。
因此,將香港業務做大、做深,也成爲了當下絕大多數有明確海外業務戰略的公司的首選。淘寶此番在香港業務的升級,也與淘天整體出海增長密切相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從淘天獲悉,淘寶出海戰略將全面升級爲“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即原先僅向“服飾”商家開放,如今擴容至全行業商家均有機會。該項目由淘寶天貓來招商,阿里國際負責海外的物流和用戶運營,平臺提供海外郵費補貼,直接對海外消費者包郵。
此前,7月中旬,淘寶推出了“大服飾全球包郵計劃”,在服飾行業先行先試。淘寶同時還宣佈將投入數十億元,幫助商家開拓海外市場。
擴大香港業務規模,積極拓展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最終做更長遠的全球化戰略的打算,已經是一套相對而言比較成熟的互聯網、新消費企業“出海”模式。只不過,全球市場依舊充滿無數未知和變數,繼續將香港市場做紮實可能是當下爲數不多的選擇。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