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年展論壇/臺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圖、文/非池藝術網

2012年12月底,一向負責評選代表臺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北美館,今年對外宣佈參展名單中,三位中有兩位爲外籍藝術家,此舉引起臺灣藝術界的軒然大波。其中不公開的雙年展評選機制備受質疑,「這是對外解釋的最好時機中華民國視覺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視盟理事長朝聖說道,視盟擔起溝通的角色,而北美館也釋出善意,和視盟共同舉辦「我們需要怎樣的雙年展?」系列論壇活動,並把議題範圍擴大,重新思考臺灣對外的國際雙年展定位運作機制問題

第一場論壇「臺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臺上邀請策展高森信男、北美館館長黃海鳴、中原大學教授陳泰鬆、藝術家陳擎耀作與談人,發表對目前雙年展的看法。「臺北雙年展是作給外國人看的」、「脈絡歐洲」陳擎耀說道,作爲以城市爲名的展覽,雖然今年展覽本身質量水準之上,但內容過於偏狹某些國外品味價值,對不瞭解其背景臺灣人不具友善的溝通性;而以國家分類參展的威尼斯雙年展,臺灣則是用平行館(非國家)的名義在威尼斯參展,在國際間不認同的情況下,臺灣卻在此表達自己的主體性,「威尼斯雙年展是做給臺灣人看的」陳擎耀說,兩個雙年展的弔詭處,是藝術界心知肚明的事實

「今年新加坡退出威尼斯雙年展」參與許多國際事物的策展人高森信男說道,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將增至九十幾個國家,數量之多如同在臺北世貿舉辦展覽般,在這狀況下,臺灣有多少機會被看見?新加坡警覺到這點,退出威尼斯雙年展,重新和地方連結,把展覽資金集中投入在今年的新加坡雙年展,因此高森信男提出把目前雙年展狀態翻轉過來,「讓資源回到臺灣島內」他說。陳泰鬆教授也認爲把重心放在臺北雙年展,廢威尼斯臺灣館,但如果現實無法更動的話,則建議在威尼斯雙年展,可以作一些實驗性策畫,例如做策展人工作坊,讓臺灣年輕策展人在雙年展其間,和國際知名策展人交流互動,並把學習到的經驗回饋到臺灣。

論壇過程中與談人與來賓,除了對雙年展的未來走向提出看法,不少對目前雙年展的實際操作面提出質疑。「今年威尼斯雙年展是運作機制的問題」陳泰鬆說道,展覽理念是不錯的,但運作機制的不公開是引起不滿的導火線,北美館館長也說「把體質弄好,再來談展覽」。所以接下來兩個場次,視盟針對雙年展的運作面,及衍申出來的策展人培育機制問題,進行討論,詳細內容非池中藝術網將陸續追蹤報導

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