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該爲臺灣教改負責

(圖/本報系資料照)

黃光國教授生前常以馬克斯·韋伯的「意圖倫理」與「責任倫理」,評論臺灣教改推動30年間,空有理想卻無人檢討與負責。近日,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新書中,再度澄清教改與他的關係,認爲廣設高中、大學與教改會無關,教改亂象是李登輝與兩千年政黨輪替下所衍生的問題。

只是這30年來李遠哲一直是臺灣的「國師」,參與無數攸關臺灣前途發展的科技與教育大業,包括重要部會首長的薦舉及諮議。從當年他在教改會的發言:「我們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只要看看數據資料,就可以做出判斷」云云,便可看出他當時低估了「隔行如行山」的道理。

如今他竟又重申在教改會時,就主張要從小學開始教英文,並以自身「學霸」經驗,從小便學會中、英、日等5種語言爲例,此等不知民間疾苦的傲慢,難怪引來當年410教改大遊行主事者黃武雄的批評:教改會對於教育結構性問題,如管理主義及升學主義,並無有效的對策。尤其「即席教改」式的「廢高職論」,很難擺脫世人對他「一人教改」的印象。

臺灣30年教改問題究竟是天意,還是人爲?衆說紛紜。30年前李登輝在位,利用民間「反師範」情緒,連帶讓李遠哲無法與當時教育部長,也是提議成立「教改會」的郭爲藩一起攜手合作,形成菁英與弱勢互補的教育雙人組,讓教改會諸多建議可以落實推動,而非「萬箭齊發式」的教改運動,讓人應接不暇!

而後李登輝與李遠哲聘請吳京 上任,擔任教育部長後民調支持率頗高,但熟悉教育事務者形容他是「拿着手電筒進教育部,充滿好奇,照到哪裡就做到哪裡」。如同李遠哲一般,吳部長缺乏國內教育背景,一時間很難有效掌握教育全局,更遑論推動當時千頭萬緒的教改大業,結果陸續推出的提高大學錄取率、技職院校大幅升格、大學數量擴增,與實施國小建構式數學等政策,對日後教育影響深遠。

而後繼任的林清江曾任教改會委員,是出自師範體系、學經歷完整的部長不二人選,上任後很快獲得行政院1570億元的教改預算。林部長當年被形容爲「拿着教改藍圖進教育部,可以馬上施工」,經常下鄉訪視學校。他常提到要「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而非背不動的書包」,是歷任教長中最能抓住教改核心者,更以「終身教育」爲教改政策主軸,配合學校環境的改變、教育制度的鬆綁和升學銜接來建立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

可惜後來他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在位僅1年4個月,空留許多未竟教改志業。而後每任教育部長更迭過快,政策銜接不易,加上政黨輪替等因素,臺灣教改似乎註定往後積重難返的命運。(作者爲教改論壇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