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短缺 經部:停灌休耕是不得已選項 增加水源因應挑戰
去年豐水期無颱風帶來足夠降雨,導致新竹至嘉義目前水庫蓄水量爲歷年同期最低,政府自去年7月起提前部署,加強節水調度迄今共6.4億噸,約爲3座石門水庫蓄水量,方能穩定供水迄今,已全力將枯旱缺水衝擊降至最低。
經濟部水利署指出,氣候變遷影響下,豐枯變化加劇,故去(109)年於5月下旬梅雨過後,雖氣象專家於6~7月間預測豐水期降雨正常機率大,水利署及相關單位仍於7月13日即邀相關單位召開第1次會議盤點準備,展開預警機制節水調度爲歷史最早,惟降雨持續不如預期,氣候異常連氣象局專家都難以預測,至10月中旬桃竹苗地區水庫蓄存水量約剩1.2億噸,經農田水利署各管理處評估完桃竹苗地區二期稻作還需1.3億噸水量,水庫蓄水已不足供灌所需,爲考量枯水期間公共用水需求,故於旱災經濟部緊急應變小組第2次工作會議共同研商決定停止桃園、新竹及苗栗三縣市部分灌區二期稻作供灌,並於10月14日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每兩週召開工作會報滾動抗旱對策,加強抗旱措施審慎因應,期間透過跨區調度(如北水處支援板新地區達每日81.3萬噸,高屏溪水南送臺南達每日20.1萬噸皆爲歷史最高)、水庫總量管制、減壓供水、產業自主節水已7%以上,農業加強灌溉管理及桃、竹、苗二期作停灌等措施,期間節水調度成效6.4億噸,約爲3座石門水庫蓄水量,方能將旱災衝擊降至最低。
水利署補充,停灌系因水庫蓄水無法完全滿足農業供灌所需,且爲因應公共用水至5月底用水需求及避免後續供灌水量不足影響作物生產,不得已才決定停止供灌。除了停灌外,也陸續於桃、竹、苗、臺中、嘉義及臺南實施減壓供水黃燈(減壓時段爲夜間10點至隔日上午6點)及產業自主節水7%,並於今年1月6日起新竹、苗栗及臺中減量供水橙燈。
因應氣候變遷及未來用水需求,政府已規劃水資源整體政策,採開源、節流、調度及備援四大策略,並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或產業穩定供水行動方案推動,包含再生水、水庫清淤(109年度清淤1,407萬立方公尺亦爲歷年最高)、人工湖等多元水源開發方案,同時配合加速降低漏水率已由93年24%逐步降低至105年16%,近年再加強辦理至109年已降低至13.5%、強化跨區調度及備援能力等計劃,確保供水更穩定,相關工作均積極務實推動中,在此也呼籲社會大衆,面對近年最嚴峻水情考驗,全國應攜手同心,共體時艱以渡過難關,也請大家配合積極節水,加入抗旱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