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嘿客10億元燒出來3個大坑

[摘要:順豐嘿客“快遞收發站+社區便利店+線下體驗店”三位一體的定位呈現四不像,一年下來共燒掉30多億。順豐掌門人王衛也深刻反思,“2014年是順豐成立20多年以來創新變革最多的一年,雖然創新很多,但是在我看來,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

原標題:[亦觀察] No.604 順豐前高管爆料:嘿客10億元燒出來的3個大坑

最近,跟一個順豐前高管聊了聊順豐嘿客的內幕,這個O2O大案例的確是一個大教訓

嘿客是順豐創始人王衛的一個大實驗,有人算了一筆賬,起碼投資10個億。前段時間,一篇名爲《嘿客交了10億學費,換來了四個教訓》刷爆朋友圈,也在順豐內部產生很大的壓力,但就像老闆王衛的風格一樣,順豐這次仍然沒有迴應。

順豐內部是如何看待順豐嘿客之敗?

1、現在談失敗爲時尚早,過去的店還叫嘿客,新開的改名順豐家,據說是一個香港大風水師的建議,順豐內部是不承認失敗的,但的確是戰略不清晰。

2、順豐嘿店大概有1.6萬員工,3000多個店面,投資估計在30億左右。

3、最大的坑是用物流方式做O2O。

順豐以巨大的勇氣擁抱互聯網,也經歷了互聯網轉型大坑,這些更值得傳統企業借鑑。

從內部角度來看,什麼是順豐嘿店的血淚經驗?

嘿客發展三部曲:快遞、電商、便利店

2014年5月18日,順豐嘿客正式在全國開業;2015年,嘿客更名爲順豐家,整合順豐優選、順豐快遞、便民服務等。事實上,嘿客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佈局快遞、探索電商和社區便利店。

首先是佈局快遞。嘿客一般選址在高檔小區附近,考慮到去居民樓、寫字樓上門收發件成本過高,所以採取用戶門店寄件、門店取件返2元的模式,最大程度節省人工成本,而收發快遞屬於低頻業務,用戶每月平均使用2到3次,進店率低導致門店冷清,同時高檔小區用戶不會因省2元而到店取件,他們更希望獲得上門收發件服務。

第二是探索電商。2011年O2O概念尚未流行開來,2012年O2O線上線下結合被廣泛接受,順豐認爲必須轉型升級,於是上線順豐優選探索電商模式,考慮到電商屬於重模式,不能大面積覆蓋。

第三是社區便利店。從2014年開始,順豐在3000家嘿客門店推行O2O,嘿客隸屬於商業事業部,員工1.6萬人,並引進大量零售業高管,店內擺放各種商品,採取現場銷售取貨的模式,即用戶在移動端下單後可享受上門配送服務。社區便利店定位使嘿客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門店展品銷售收入過少,即使加上主營快遞業務收入,也不足以支撐門店的正常運營

事實上,展品銷售與快遞業務相沖突,最終嘿客“快遞收發站+社區便利店+線下體驗店”三位一體的定位呈現四不像,一年下來共燒掉30多億。順豐掌門人王衛也深刻反思,“2014年是順豐成立20多年以來創新變革最多的一年,雖然創新很多,但是在我看來,差不多有一半是不成功的。”

但是,順豐高管是不承認嘿客失敗的。有人問嘿客一個高管:嘿客最失敗之處是什麼?他直言嘿客沒有失敗,如果嘿客沒有失敗爲何要修改戰略?

但嘿客的確處在一個巨大的尷尬中。

今年5月,順豐把所有與用戶相關的業務整合起來,隸屬於商業事業部的嘿客、其他事業部的海淘網和順豐優選合併爲商業事業羣,並主打生鮮冷鏈的全新戰略。嘿客改名爲順豐家,冷鏈運輸是順豐的既有優勢,規定每家順豐家生鮮產品佔比達到40%。順豐前高管爆料,3000家嘿客門店改名凸顯順豐未形成統一的方向。

大坑1:用傳統物流的方式做O2O

順豐成立23年,員工大概有40多萬。在傳統的物流領域,順豐絕對是產品殺手。

但是,在嘿客這個O2O產品上。順豐體制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內部管理、彙報機制、崗位設置、KPI考覈仍沿用過去模式。

順豐前高管爆料稱,以管理爲例,商業事業部負責人管理1萬人,是王衛認可的老順豐人,管理模式仍是從上至下,管理風格極其嚴格和細緻,員工每天收到各種內部郵件,除了杜絕不良行爲、流程規範化,而且積極落實責任制。比如,要求快遞員必須在一小時內上門收件,否則追究責任,表現出色則獲得高提成。

不爲外界所知的是,順豐成立一家名爲“順豐科技”的獨立互聯網公司,重點向嘿客提供技術支持。令人無奈的是,嘿客項目推進需要跨公司跨部門溝通,有想法的同事想改進產品體驗,需要經歷複雜的流程,導致項目實施效率極低,與互聯網公司高效的工作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等產品迭代上線後市場早已變天

過去順豐的成功經驗正成爲現在轉型的阻礙,比如,順豐強調論資排輩,從整體順豐體系來看,5年以下資歷無法調動任何資源,大力發展嘿客必須刷臉,否則寸步難行。

大坑2:只懂KPI,不懂用戶

順豐前高管認爲,順豐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大多數不懂O2O玩法,導致無法聚焦核心業務,戰略變來變去。爲了完成KPI,比如展品銷售目標,嘿客不得不與主營快遞業務掛鉤,比如考覈某城市本月商品銷售情況,嘿客通常會找順豐速運城市負責人商討捆綁銷售商品,區域快遞員被迫幫助嘿客推銷商品,經常出現內部員工購買生活用品的情況。

順豐體制的原因導致嘿客沒有做到以用戶爲中心,從用戶導向變成KPI導向,很多展品銷量由內部貢獻。儘管順豐速運以快狠準聞名業內,但嘿客O2O體驗非常差,成爲一項明顯的短板

錯刀認爲,很多傳統企業轉型,都會採取最安全的方法,用過去的KPI來管理互聯網業務。其實,這不是一個新項目,而是一個從0到1的二次創業。聚焦、找到爆品點至關重要,這些靠KPI是很難驅動的,要靠創始人的狗急跳牆精神。

大坑3:人才短板,嚴重缺乏互聯網基因

過去順豐物流出身的領導對互聯網知之甚少,對電商沒有概念,更別提最新的O2O,他們完全不懂新媒體營銷,對O2O也是一知半解。

其實,嘿客招了不少互聯網人才,但是加盟後也待不長,因爲完全沒有發揮的餘地。去年3月易迅賣身京東後,嘿客從易迅挖來一批人,高管年薪開出80萬,並享受各種優質待遇,結果沒過多久紛紛離職,根本原因是他們沒有充分的決策權,必須遵守各項KPI考覈。

金錯刀認爲,對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而言,團隊第一,產品第二。由於人才的缺乏,導致嘿店產品力極差,更重要的是,在線上+線下的流量運營上,嚴重缺乏行動策略。比如,O2O一個重要的維度就是找到高頻消費點,嘿店幾年時間,竟然沒有找到一個高頻消費點,還是靠快遞拉動,快遞是很低頻的。

嘿客轉型啓示:王衛變革之心旺盛

雖然順豐嘿客的轉型之路並不通暢,但是,創始人王衛面對互聯網轉型的勇氣值得借鑑。

順豐前高管稱,王衛不斷地企業內網發出變革的聲音,要求遇到再大困難也要變革。

王衛對變革的理解極深,他認爲不是順豐做得不夠好,而是時代在不斷改變,很多員工都感同身受。

大家都知道,王衛從不見媒體,但是,順豐每個季度都會舉辦一次王衛與員工面對面交流的活動,每次持續一個小時,王衛不迴避員工任何尖銳問題,而且在企業內網做現場直播,可見王衛爲了轉型逼自己變得更接地氣。

從長遠來看,王衛強悍的變革勇氣和決斷心理,是順豐嘿客下一步成功的最大動力。下一個3年,順豐嘿客能否成爲O2O的爆品?

發稿時有刪減

本文爲金錯刀授權本站財經《亦觀察》專欄發佈,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作者爲科技商業觀察家,“微創新”提出者,《微革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