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的心酸 林麗蟬從千金變外配再成爲立法委員
▲林麗蟬是臺灣有史以來首位新住民立法委員。(圖/記者陳佩儀攝)
出身於柬埔寨的林麗蟬,從小家境富裕、不愁吃穿,但在爸爸車禍過世後,家道中落,20歲在媽媽的安排下嫁到臺灣,成爲你我口中的「外配」;今年40歲的林麗蟬,是臺灣第一位新住民立法委員,致力爲向她一樣的姊妹們發聲並正名,希望大家可以稱他們是「新住民」。
她留着一頭俐落短髮,笑起來很甜,給人一種鄰家女孩的親切感;她講臺語比中文流利,比你我都更熟悉臺灣鄉村文化;她可能是你我口中的「外配」、「越南新娘」,不過她更希望大家叫她「新住民」。她是來自柬埔寨金邊的林麗蟬,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位新住民立法委員。
▲林麗蟬辦公室的名牌,是家鄉彰化縣花壇鄉窯場爲她特製的磚頭金字名牌。(圖/記者陳佩儀攝)
林麗蟬1977年生於柬埔寨金邊市,1997年透過婚姻介紹嫁到臺灣彰化縣。20年來,她從一個一句中文都不會說、連臺灣在哪裡都不知道的人,到取得國立大學碩士學位、可以用流利的國臺語,質詢行政院長林全的立法委員。
「當時候連『嫁』都不知道是什麼,就被我媽說要嫁了,然後這樣迷迷糊糊到了臺灣。」林麗蟬說,那時候媽媽爲了讓她瞭解臺灣,還特地租了連續劇《牽手出頭天》給她看,因此她對臺灣最初的印象,是臺灣人好像都住得不錯、生活環境很好,看到的都很美好。
然而來臺後的一切和她的想像,出現了很大的差距。下飛機後,沿途的景象從都會變鄉下;住的地方不是別墅是三合院;聽到的語言不是中文是臺語,而在嫁來的第二天,就要馬上開始幫忙煮飯、做家務,對林麗蟬來說很難適應,因爲除了語言不同外,她完全不會煮飯,在柬埔寨時也很少做家務。
原來林麗蟬的爸爸在柬埔寨是從事二手進口車買賣,家境富裕、生活優渥,住在市中心的豪宅、家裡有傭人,從小家事不用她煩惱,更不用說煮飯,出門還可以坐賓士或是雙B,是不折不扣的千金小姐,後來父親車禍過世,家道中落,纔在媽媽安排下嫁到臺灣。
「以前會恨他(爸爸),如果他沒有過世,我們還可以過很好的日子,是因爲你,我們才變成現在這樣。」林麗蟬說,來臺灣的前十年,她還無法接受爸爸過世這件事,每天都會夢到他,她覺得夢裡那個爸爸還在的家,纔是真實的,白天的一切是假的、都是在做夢,就連生小孩都不是真的。
▲林麗蟬說,來臺灣的前十年,她覺得白天的一切是假的、都是在做夢,就連生小孩都不是真的。(圖/翻攝自林麗蟬粉絲專頁)
回憶剛來臺的時候,林麗蟬說,最先學會的辭彙是「不懂」,不懂吃、不懂穿,什麼都不懂,只能靠比手畫腳溝通。「大家看你,好像就是從落後國家來的女孩,會問『你們家有飯可以吃嗎?有米嗎?』,他們對柬埔寨是空白的,而我對臺灣也是空白,我們就在互相空白間,慢慢填上彼此。」
而最讓她難適應的,是臺灣的氣候,冬天時,她全身會出疹子,然而儘管難受,該做的家務還是要做,加上語言不通,她也沒辦法說出自己的感受。不過林麗蟬說,她慶幸自己是個不會把負面的情緒留太久的人,過完就沒了,因爲每天還是要生活。
「很多人問我,你剛來的時候有沒有被歧視?其實我也講不出個所以然,對當時的我來說,就算被歧視、被罵你也不知道,因爲什麼都聽不懂,只能傻傻呼呼在那邊笑,因爲媽媽有交代,來到這邊就是笑,畢竟伸手不打笑面人。」
林麗蟬說,很多事情她來不急不適應,因爲一來就是煮飯做事,一直都在學習當中,沒有時間停下來,即便到現在也是一樣,「從來沒有停頓下來,去感受你的感受,好像被浪一直推着走,來不及去感受,現在回頭去思考,也會疑惑當時是怎麼活到現在。」
「我不是沒有受傷也不是沒有痛過,那都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林麗蟬說,曾經有人要她分享比較負面的事情,但她說其實也都忘了,可能要很認真想一下,有些會想到、有些真的忘了,因爲當時你也沒辦法用語言去表達很多感受,「當時的感受是空的,那就是生活而已。」
林麗蟬說,直到32歲那年唸了大學、加入志工行列,有了可以說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圈,她纔有踏出夢境,真正活着的感覺。從林麗蟬講述自己來臺的經歷、學習語言的過程、曾受過的挫折,她的口吻幾乎是輕描淡寫很少埋怨,是種事過境遷後再回頭看的淡然。
林麗蟬也因多年投身社會服務,不僅獲選2013 年十大傑出青年,2015年時更獲得國民黨提名不分區立委,並在隔年當選新任立委,成爲臺灣歷史上第一位踏入國會殿堂審查國家法案的新住民。
林麗蟬個人檔案
年齡:40歲學歷: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經歷:行政院青年顧問、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臺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理事長事蹟:2013年十大傑出女青年、2013年十大傑出青年、2015年農委會農村領航獎、2016年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婚姻狀況:已婚,育有1子1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