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心理復健 應多予給付

臺南市安南醫院精神醫師張進鴻提出爲嚴重思覺失調症患者建構司法精神醫院的見解。(程炳璋攝)

思覺失調症不時就會受到國內民衆關注,這次健保署做出的排名,思覺失調排在第9名,醫師、學者認爲排名合理,畢竟它需要漫長的治療過程,但除了藥物花費外,政府對於心理社會復健的支持不足,對患者而言是不小負擔。

長庚大學精神科副教授張家銘表示,思覺失調症的確是需要花錢疾病,這次公佈的數據有10.6萬人,與學界預估的10多萬人在就醫相符,這是要長期治療的疾病,近年由於藥物進步,患者可以到門診治療,住院治療數字已呈現下降。

近年抗精神病藥物的發展藥效好、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讓患者能更穩定到門診治療,也比較能避免復發,儘管醫藥費增加,但張家銘直言「花費是應該的」,不過,除了非藥物的花費,心理社會復健同樣是對患者很重要的一塊,包括心理支持、社會協助、生活訓練等,但政府在這部分給付相對不足。

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袁瑋也認爲,精神疾病的治療幾乎以藥物爲主,而這方面的藥物確實較貴,例如每顆80元的藥丸,患者1天要吃2顆,當然也有藥劑化的長效針,每個月只要打1次,但每針可能要上萬元,對病患而言負擔沉重。健保署的數字只有表面就醫的費用,若把看不見的成本,例如家人的負擔、工作影響等列入,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醫療成本會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