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空間智慧

圖/肖文津

【李金鋒/摘自「得到」App】

提到中國歷史上在地理開拓方面的典型人物,第一個要說的,肯定是大禹。

說到大禹,你一定會想到「治水」。沒錯,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但在《史記》裡,大禹治水的歷史只佔了很小一部分,司馬遷花了大量筆墨寫的,恰恰是大禹對地理的開拓和天下九州的劃分。在我看來,大禹不僅僅是個治水英雄,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全面深入的地理調查和地理資源開發的領導人。

按照司馬遷的記載,大禹是黃帝的玄孫,在舜帝時期奉命治理洪水,他無私奉獻,「過家門不敢入」。在治水的過程中,大禹歷盡千辛萬苦,深入山地、江河、沼澤等多種地理環境。他藉助各種各樣的工具,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最終,大禹成功克服了地勢地形帶來的阻礙,用13年時間,解決了自堯帝時代以來的洪水災害。但治水只是一個開始,大禹緊接着對他走過的地方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地理調查。

他探明瞭重要山脈的走勢、重要河流的源頭和河道變化,以及重要的湖泊、沼澤分佈。與此同時,還將各地的土壤顏色、質量,特殊物產等信息,都列入調查範圍,並且根據這些信息,對土壤土質進行了上中下的等級劃分。

此外,大禹按照勘查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將華夏地域劃分成9個大的行政區(冀州、沇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明確了每個州對中央政府的經濟義務,以及中央對地方的責任。比如治理洪水,興修水利工程,遇到災荒時跨地區進行救災物資的調度。

從此,九州都由同一個中央負責,人們居住的範圍也以此爲基礎,不斷向四方延展、開拓。這就是司馬遷所說的「九州攸同,四奧既居」。

這個過程,《史記》的記載非常詳細。大禹的歷史,不僅僅是一個過家門不入、無私奉獻的道德教化故事,更是一個早期文明中的個體對地理深入探索、開拓的艱難過程。透過大禹的調查,華夏世界的疆域格局,第一次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其實,司馬遷本人就是一個非常重視地理調查、具備空間智慧的人。他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對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東南丘陵、雲貴高原以及沿海地區,進行過廣泛的調查和深入思考後,這才動筆寫《史記》。

所以,在《史記》中,你不僅會看到劉邦君臣根據地理信息爭論首都選址問題的過程,還會看到司馬遷從地理多樣性的角度探討經濟多樣性的思維方式。比如,司馬遷在《貨殖列傳》裡,就根據地理特性,把全國分成若干個經濟區。他還明確指出,地理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物產的不同,而不同物產的交易流通,能夠極大促進社會的繁榮。

無論放在哪個時代,司馬遷對地理重要性的洞察和判斷,都是非常厲害的,也正是從司馬遷構建的這個宏大的空間視野之中,我們看到了對歷史的另一種讀法。

不僅僅是《史記》,在《周易》《周禮》等早期經典中,也有中國古人對山川地理的豐富記載。春秋時期的《孫子兵法》更是全世界最早、最深入探討地理和戰爭關係的著作。至戰國時代,鄒衍提出著名的「大小九州」理論,提出天下共分爲九個大州,每個大州又分爲九個小州,而大禹劃定的九州,合起來只是一個小州。

正是有了這個認識,後來的中國人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向外探索的腳步也從未停止。西漢漢武帝爲了尋找傳說中的烏孫國,派出張騫使團;東漢漢和帝爲了尋找羅馬帝國,派出甘英使團。

可惜到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後期,這種空間思維,或者說這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越來越淡薄,知識精英普遍失去了對地理探索和開拓的渴望。

結果就是,明代的中國雖然在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上一度領先全球,但最終還是與大航海、全球貿易擦肩而過。

又比如李鴻章,他是中國早期近代化的推動者,他年輕時寫過著名的詩句:「一萬年來誰着史,三千里外慾封侯。」從字面意思看,「一萬年來」確實氣象宏大,代表着我們的時間積澱非常深厚。但是,接下來的「三千里外」,就有點小家子氣了。而同時期的西洋列強,早就以一萬里爲單位,進行全球性的戰略佈局了。

隨着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空間探索,從海洋擴展到天空、太空,乃至虛擬空間。時至今日,我們要學會從世界看中國,更要學會從空間讀歷史。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讀者雜誌》2023年12月號】

圖/讀者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