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仙魔法學院”法律碩士備考經驗貼
原創文章,已得到獨家授權,轉載請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進行接洽,取得許可後方可轉載。對未經許可轉載導致的侵權,本編輯部保留追究的權利。
編者按:本文作者,在大四學年開啓了考研之路。其間,作者經歷了畢業論文答辯、律所助理工作過渡等諸多事件。全文內容從備考心路歷程、到各科備考思路、複試心得、上岸反思總結,展示了作者從雙非上岸985夢校的不易。當然,文中備考經驗屬作者一家之言,讀者朋友可據自身情況借鑑之。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朋友向我們賜稿經驗帖,徵稿啓事參見:。
作者簡介:Jack Wong,廣州大學法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中山大學2023級全日制法律碩士(涉外律師項目),曾在律所任職律師助理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時間線
第二部分:被人淡忘的“執行力”
第三部分:諸君切勿忘記考研的初心
第四部分:被“打入冷宮”的政治
第五部分:專業課變難了?亦或是一件好事?
第六部分:簡要談一下英語一
第七部分:告別“腦中林志玲,落筆羅玉鳳”
第八部分:談談諸君心心念唸的“魔鬼複試”
第九部分:談談不足
結語
前言
首先在此感謝青法在線平臺提供的寶貴機會,讓筆者有機會與諸君分享我的心路歷程,值此提筆之際,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考試複試階段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不禁讓筆者感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筆者初試的分數:政治79,英語一78,法基106,法綜110,在當年報考中山大學法律碩士(法學)的考生中排名第10。
2021年下半年,筆者通過了司法考試,當時筆者大四,面臨着“向何處去”的抉擇,是直接走向工作崗位,亦或是趁着年輕再次追逐一下名校之夢,圓當年高考失敗的遺憾?2022年1月,輾轉反側多日後,筆者選擇了後者,在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後,毅然拿起了考研的教材,埋頭苦幹。
在筆者開始撰寫本篇拙作之時,突然有一種“下筆千斤重”的感覺——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經驗貼,特別是對於碩士研究生考試等已經持續了多年的考試而言,望向網絡平臺上堆積如山的經驗貼,誠然,不乏有諸位前輩的金玉良言,但也充斥着僅爲了搏人眼球的營銷帖子,所以問題來了,筆者作爲一名法學人,作爲一名應當具備批判思維的人,應該寫點什麼樣的經驗貼,才能嘗試着真正走進諸位研友的心。
因此,筆者給自己撰寫本篇拙作立下了兩個要求:(1)講真話,不講套話;(2)講述正反兩面的經驗,即便我的結果是成功“上岸”,但反思整個考研的過程,依舊有一些紕漏,希望後來者們盡力避免。
是爲前言。
第一部分:時間線
先大致與諸君回顧一下我的備考時間線。
2022年4月:開始全力備考,主要圍繞專業課與英語,因爲要撰寫畢業論文,而且筆者以前也讀過考研資料,所以有一定把握。
2022年6月:專業課基本完成了一遍聽課+一遍地毯式掃盲,在此之後會適當穿插政治的複習。
2022年8月:完成了專業課和英語的第二輪複習,做完了專業課教材的習題集。
2022年9月:專業課把重心傾斜向背誦,先聽帶背課再自己看書政治聽完了徐濤老師的講課以及讀完了精講教材。
2022年10月到考前:關注考綱變化,閱讀肖老的時政熱點,至於其他嘛,就是不斷地重複與鞏固了。
2023年1月:在律所找了助理的工作,開始過渡期,並且也在準備複試,首先閱讀的就是黃瑤老師和陳東老師主編的《當代法律英語》。
2023年4月初:複試,上岸。
在此有必要向諸君說明的是,筆者自認爲自己並不是一個喜歡做事情“很精細”的人,例如,我不會設定每天的精細到小時的計劃,我不會精準地統計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再各個科目上(但決不是說看哪本書順眼就多讀一下,筆者儘量還是以分數佔比爲導向大致平衡各科的複習時間),我每天也是睡到自然醒(儘管9點左右也會醒來,但中午我不睡覺),我也記不清我到底每本書重複了幾遍。這裡絕不是說其他上岸的研友的各式招數沒用,而是每個人風格不同罷了,但請諸君謹記,方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檢驗自己學習方法對不對的標準只有一個——“做對題”。筆者也希望讀者在規劃自己備考生涯的時候能夠做到“兼聽則明”,用包容的心態對待各路大神風格迥異的備考方案,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量體裁衣。
第二部分:被人淡忘的“執行力”
或許諸君很急,恨不得筆者馬上給各位鋪開“我每科是怎麼複習的”、“我的計劃是怎樣的”、“鴨大死亡複試我怎麼活下來的”、“初試排名多少比較穩”之類的熱門話題。
但不好意思,筆者認爲這些都不是最緊要的問題,冒着“忤逆”諸位讀者老爺的風險,筆者想先講一個被許多人淡忘甚至遺忘的話題——執行力。
筆者的許多朋友經常問我一些考試的經驗,包括司法考試、考研、雅思等,而筆者總是把這句話擺在前面——“你要去執行”。
這個世界上極聰明的人與極愚蠢的人都是少數的,大多數人都是像你我這樣平凡的人,對於考研而言也是如此。作爲一個持續了那麼多年的考試,筆者相信網上不乏各路大神的高見,大部分的研友也不會悶着頭直接開衝,大家或許都會去尋找經驗,制定計劃,正如前述所言可以推理得出一般,極度精明以及極度荒謬的計劃,或許都是少數的。
那,同樣都看了經驗,有了計劃,爲什麼還有這些參差呢?
私以爲,執行力纔是造成差別的原因。請各位思考一下如下問題:
(1)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沒有被執行,不就是空中樓閣嗎?
(2)諸君可以努力做到從3月至12月(當然,不絕對,僅爲舉例),週一至週六都來圖書館靜下心來學習8小時,從一而終,跟任何使自己偏離軌道的誘惑say no,原則上不打任何折扣嗎?
(3)諸位可以努力做到不僅在自己狀態極佳的情況下認真學習,而且在心情低落、失眠、焦慮的情況下也咬牙堅持嗎?
(4)在遇上知識上的“硬骨頭”時,諸君可否坐的住?除了可以秒選的客觀題,是否有耐心去把看似又長又臭的主觀題老老實實寫完、修改、甚至再寫?
(5)哪怕諸君把複試各位考官的風格摸得一清二楚了,甚至知道了複試所有的考題,不去紮紮實實儲備相關的內容,不是照樣答不上來嗎?
類似的問題不勝枚舉,筆者在此僅是想努力點醒夢中人。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筆者本科時期的五位室友,跟筆者一樣,大四都打算去參加司法考試。筆者從大三下學期開始,便成爲了圖書館的釘子戶,不僅要準備司法考試的內容,還要兼顧校內課程、班務和社團事務。每天早上起牀迎接筆者的,是舍友們間斷的打鼾聲,以至於筆者曾在一位設有心情低落時被其抱怨過“起的太早”。後來因爲一些個人原因,筆者從2021年暑假開始就開始租房。2021年9月開始,筆者時常在宿舍羣裡聽到他們說“圖書館沒位啦”......後來的結果便是,大四畢業之際,我是唯一領取到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再後來,我成爲了全宿舍唯一一位就讀於985高校的人。
從2021年7月到2023年8月,筆者一直在租房,兩年的租房時光見證了筆者的司法考試、畢業論文、考駕照、考研與工作。很多朋友糾結考研場所的問題,筆者只能說,沒有完美的場所,只要它能夠讓諸君在備考期內(這裡筆者建議諸君涵蓋從一年的春天到下年的春天的時間)能夠相對安靜的學習,便是適合的場所。在第二部分筆者會講述“初心”的重要性,先分享個故事,在上岸後,我和一位做公務員的本科校友吃飯,她問我,“你租房自己一個人住,備考時幾乎沒人跟你說話,你不會孤獨嗎”,我的回答是,“忍受短時間的孤獨,對於更大的目標而言,不值一提”。
第三部分:諸君切勿忘記考研的初心
諸君爲什麼要考研?
看到這裡,想必又會有相當一部分讀者老爺不耐煩了,又在這裡給我們灌雞湯?要看雞湯我看你的經驗貼幹嘛?
筆者寫這個的理由同第一部分類似,希望諸君能重視一些不被頻繁提及卻又至關重要的問題。筆者在第一部分寫的是大部分研友產生參差的關鍵,這一部分想說的,是精神動力的問題。
諸君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原因有很多,筆者可以將這些原因分爲產生於自身外部的原因和產生於自身的內部原因,例子筆者相信諸君可以想出來很多,並且這兩種原因之間的界限也不是涇渭分明的。
以筆者爲例,筆者選擇考研,主要是三個原因:(1)想擁有一個更高的平臺,擁有更多的資源;(2)想增長自己的學識,拓寬自己的眼界;(3)想圓當年沒有達成的名校夢。
這三個原因未必高大上,但確是筆者真實的內心所想,並且它們讓筆者在備考最艱難的時期堅持了下來,因爲筆者的精神動力是來自自身的,其不會隨便因爲外界因素的變化而消逝,筆者的初心像一盞明燈,哪怕在再黑暗的時候也給予筆者光亮。
筆者的一些朋友說,他們是因爲父母的期望而考研,因爲學校的鼓動而考研,因爲很多人報名考研所以去考研......並非說此類“外力”沒有作用,但“外力”也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當這些“外力”減弱甚至消失時,諸君是否有足夠的“內力”去支撐自己呢?
第四部分:被“打入冷宮”的政治
欸嘿,你終於開始談具體的科目了!什麼,不談法學基礎和法學綜合兩張各150分的卷子,也不談英語一,談政治這個“雞肋”幹什麼?不就是肖八肖四一通亂殺嗎?
如果諸君想讓政治成爲自身紮實的基礎,不妨聽筆者說幾句,筆者的考研政治79分,並且負責任的告訴各位,這不是單純背肖八肖四得來的。
政治分爲兩大塊,主觀題與客觀題。這是一門時效性非常強的科目,必須反映當年最新、最熱的話題,特別是在主觀題中,這也是我們大部分人爲什麼需要肖八肖四活命的原因。但請不要忘了還有客觀題——一個可以考的很雜的板塊,不僅是當年的熱點,而且還有傳統的知識點,如果諸君連政治教材都沒有適當地翻一下,難道用樸素的正義感去做嗎?或許大家的主觀題答得都不會差太遠,畢竟大多數人也只是肖老爺子的搬運工,但在客觀題這個真正考驗政治知識儲備的戰場,參差就產生了。
退一步講,哪怕是在主觀題,正式的考卷也不會跟肖八肖四一模一樣,筆者當年領到政治考卷後馬上就很慶幸自己沒有在最後關頭纔來學政治,而是在平時法基、法綜學厭了的時候,翻翻政治教材。筆者當時是購買了徐濤老師的政治講義,並且把配套精講課程認認真真看了一遍,然後自己也讀了一遍教材(若沒有記錯的話,筆者在九月份已經完成了該兩項任務),確保自己對政治各個板塊的框架有着大體性的認知,特別是對於理解性最強的馬克思主義原理部分,如果對其沒有深刻的理解,答題時自然不可能拿到理想的分數。至於毛概、近現代史與思修部分,理解起來雖不如馬原那麼“燒腦”,但理解記憶總勝過死記硬背。
在完成知識點“地毯式轟炸”之後,我們也要學會“適當偷懶”,比如,馬原部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大頭,而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部分佔比小,基本不可能出大題,毛概中前幾任領導人時期的重要思想大多作爲客觀題考察(因爲主觀題必須結合當年最熱點的緣故),近現代史部分更多考察近代史,現代史佔比較小。
十二月拿到肖四後,對於主觀題,筆者也沒有上來就開始“背誦”,而是上B站找了一位考研UP的講解視頻(此類UP有很多,大家根據自己風格選擇即可,不必說誰很好誰不好,能受大家歡迎的都有兩把刷子的),理清各個問題的答題思路,畫出關鍵點,至於具體的展開,筆者認爲諸君更多是要學習參考答案的“話風”,當然,漂亮的表達能記下來肯定最好,畢竟考試一天不到,重複知識一天不止(這個思路同樣適用於法基與法綜的答題)。請諸君謹記,我們要“背”肖四,但又不能只“背”,肖四的作用在於補充當年的時政熱點,與傳統的知識點結合,作爲我們的答題素材,而非直接把考試答案告訴我們(這也不現實)。
請諸君謹記,考研不僅有總分的複試線,也有單科的複試線,每年總分過線、單科不過線的大有人在,筆者不希望諸君因偏科而飲恨。
筆者用到的政治複習資料:(1)徐濤老師的講義和配套精講視頻課;(2)肖秀榮1000題,只做了客觀題,因爲此處主觀題可參考性不大;(3)肖秀榮的時政歸納和背誦版,有空翻了翻;(4)肖八肖四,客觀題自己做,主觀題老老實實都抄了一遍;(5)肖四主觀題帶背參考了一位名曰“蘇一說了”的UP主。
當然,筆者有必要提醒諸君,對於考研資料的選擇,比如用哪個老師撰寫的資料和錄製的視頻課,並沒有一定之規,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的老師都是有兩把刷子的,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也是爲什麼筆者對網絡上針對考試培訓類老師動輒的“吹黑大戰”嗤之以鼻的原因。如果不知道喜不喜歡,不妨花一點時間試聽一下他的視頻課,瞭解一些過往的課程,相信即可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此觀點也同樣適用於其他幾科。
第五部分:專業課變難了?亦或是一件好事?
依稀記得2022年考研初試結束後,整個公屏上都瀰漫着憂傷的情緒——“法綜法基,你們是想跟司法考試比誰更難嗎?”
當筆者做完2012年至2022年的所有法基和法綜真題時,筆者體會到了法碩考試的重大轉變,曾經那個靠着死記硬背就能拿高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是必須要對知識點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拿到理想的分數的時代。
是的,法碩聯考變難了,但筆者也想談談這一趨勢的潛在利好:
其一,記憶負擔的減輕。在近10年的真題中,偏早期的題給我的感受就是要背,多背則多分,但這體現不了筆者作爲法學人的價值——我們的價值在於運用法律,而非形式上的死記硬背,在法碩聯考專業課難度提升的同時,筆者的感受是對於記憶負擔的減輕,這並不意味着不需要背誦,畢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但筆者更多的是通過記憶關鍵點+掌握法律語言的表達邏輯,而非把教材原文背的大差不差,同時關注知識點背後的底層邏輯,關注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
其二,有利於未來實務思維的養成。筆者本科期間曾三次在律所實習,初試後至入學前也曾在律所短暫工作,在實務中,筆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死記硬背的脆弱;在經辦一些在法律適用上有疑問、法律關係複雜的案件中,對於法律制度的進一步理解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很多時候,並沒有clear-cut answers,而是需要我們的發揮與想象(這裡筆者想起了2022年“論述醉駕入刑合理性”的論述題)。
其三,選拔對法律制度有真正的理解的人才。考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法律界需要的不是背書機器,而是能夠把法律制度運用起來的人。
並且,希望諸君不要把理解與背誦對立起來,它們是互相促進的,甚至說二者並不是涇渭分明的,當然,可以前期側重理解、後期側重背誦。在前期學習時,請諸君把“又長又臭”的教材老老實實地看完,有視頻課程的,請不要開過快的倍速,請耐心地理解每個知識點,耐心地去打好思維框架,前期的“慢”是造就後期的“快”的必要前提。
筆者大概是4月份寫完畢業論文後開始全力複習的,把五個科目的精講課程和精粹背誦課程都耐心地看完了一遍,這裡可能有朋友會問要不要聽兩遍三遍的問題?筆者只能說,其一,因人而異,理解纔是王道,做對題纔是目的,其二,不管聽幾遍,請不要讓它成爲你的累贅,比方說到了十月還在慢慢悠悠地聽精講課,其三,或許諸君無需攤大餅,後續可用“查字典”法,“哪裡不會點哪裡”。
至於說總有一些小點會忘,怎麼辦?遺忘是人的本能,感到“複習不完”是很正常的,筆者認爲,能夠做到理解層面對所有知識點的掃盲、對關鍵點的記憶以及在複習期間能重複多少就重複多少,就不會有太大問題。筆者已經記不清我翻了多少遍教材,沒有很細緻地去制定每日的任務量,也沒有說利用什麼遺忘曲線之類的方法,可能簡單粗暴纔是筆者的風格,但或許“前期靠理解,後期靠重複”是大多數人必須秉持的理念。
筆者使用的法基與法綜教材:衆合教育的法碩套裝,因爲司法考試期間用的也是衆合教育的資料,所以筆者自然考研也選了他們的資料。
第六部分:簡要談一下英語一
記得當年新考綱發佈的時候感到一陣陣後背發冷——作文的題型又增加了,什麼會議紀要、議論文,亂七八糟的......結果英語一還是老老實實的考了最傳統的圖畫作文。
筆者在這方面非常認同王江濤老師的解讀,英語的考綱在這些年在形式上變動並不少,但是出題人到執行層面卻很“reluctant”,幾乎沒有對題型做出什麼實質性的改變,所以歷年真題仍然是參考價值最大的資料。
雖然考研英語離筆者有點久遠了,但是筆者在2024年1月份考了雅思,取得了總分8分,其中聽力8.5、閱讀9.0、寫作7.0、口語6.5的成績,所以也可以結合雅思的一些心得與諸君分享一些筆者的拙見。
首先,筆者認爲英語是一門很難速成的科目,必須要靠較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取得較爲理想的成績(筆者英語一是78分,高考英語是140分),建議諸君“細水長流”,用每天相對均衡的複習時間堅持到考前。筆者會想起寫作時的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很多表達方式似乎並非是語法規則的強制規定,而就是“約定俗成”的,這些只能靠積累,而積累詞句的來源諸君大可不必想的那麼侷限,不管是詞彙句式書籍、做過的題,還是看過的範文,不都是很好的來源麼?
其次,請諸君謹記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英語相較於其他科目,可能沒有什麼“新知識”,但也請儘量不要一上來就盲目背詞句、背範文、刷題,還是耐心把教材裡的長難句解析看一下,把各個題目的方法論看一下。
第七部分:告別“腦中林志玲,落筆羅玉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喜歡看課不喜歡動筆,喜歡客觀題不喜歡主觀題,是筆者身邊很多人的毛病,須知諸君上考場是要自己親自答題的,而往往參考資料上寫的、自己腦子裡想的與自己寫出來的完全可能是三種不同的東西。
此處可能涉及的題型:法綜與法基的主觀題,英語的翻譯與大小作文。至於政治的主觀題,筆者並沒有提前去做一些模擬題之類的,因爲大部分人也只是肖老爺子的搬運工嘛,而且因爲時效性的關係,政治往年大題參考意義確實不是那麼大。
正如筆者在第一部分所講,請諸君務必把執行力記在腦子上,老老實實寫主觀題,再結合參考答案完善答案,必要時重寫,如果確實時間緊張,後面修改的時候至少也應該批註一些關鍵點。
這裡筆者想額外說的一點是英語作文,因爲筆者報名過某機構的雅思培訓,其中一個很好的服務就是無限次的作文批改,因爲通過批改可以糾正自己的語法和慣用表達錯誤,至於範文,更多是一種積累表達素材的作用。當時我準備考研曾經用有道寫作AI批改,但後面考雅思的時候發現AI有時候的批改還是過於機械,缺乏變通。某寶上有很多作文批改的服務,諸君可作爲參考。
第八部分:談談諸君心心念唸的“魔鬼複試”
確實,筆者也曾經被嚇到過,但本着不想出省又想上985的執念,還是在報名系統上填寫了“中山大學”四個大字。
網上總流傳着兩派聲音,某些落榜的人一個勁地說“中大複試魔鬼,勸退”之類的話,而某些上榜的人也表示“也就那樣”吧。
先列舉一下筆者認爲的複試難點:
其一,複試分數佔比高,達到了50%,與初試權重相同,這意味着哪怕在初試中排名靠前,到了複試亦不可鬆懈,筆者在寒假結束後就投入了複試的準備中,儘管那時還沒有發佈初試成績,但做好準備好過赤手空拳,在此建議諸君不要等到初試成績發佈再來準備複試(當然也包括考慮調劑的朋友),是準備了發現自己沒過線,還是過了線發現自己沒準備從而飲恨,相信諸君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其二,複試對於知識儲備的廣度、深度,以及面試者的應變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是考察綜合素質的考試。複試的筆試環節一般沒有太多波瀾,法本生一般考察法理學,非法本生一般考察法理學、民商法學和刑法學。在複試面試環節中,一般固定的題目是一道法律英語語段的翻譯加上兩道與專業知識有關的問答,而後,就到了考官們的自由開火環節(儘管我認爲我在這個環節表現的比我前面回答固定問題要好)。如果您是過於社恐的人,是對法律制度沒有自身的一些理解的人,是知識儲備嚴重匱乏的人,是扛不住壓力的人,是隻懂得背書的人,那這場複試確實對於您是一場噩夢。
再說一下筆者認爲諸君不必過度恐慌的點:
其一,複試佔比50%,初始佔比50%,都很重要,這就要求大家全過程都不能鬆懈,畢竟初試擦線進,複試突然翻盤的人寥寥無幾,還是要穩紮穩打。
其二,中大曆來的複試線都不會特別高,所以進入複試階段的競爭者也多,而某些複試可能相對輕鬆的高校,在初始階段已經刷了很多的人了,所以剩下的人不多,複試競爭自然也就不那麼激烈。
諸君切勿把初試與複試對立起來,初試的五門專業課,裡面的問題在複試中也極有可能被考察到,這是諸君的基本盤。此外,對於法學本科的同學,千萬不要忽視其他部門法的基礎知識,畢竟如果筆者是一個名校的領導,筆者會想要一位不學無術的人嗎(若您是現在才大一大二的讀者,請務必不要荒廢時間,多看書多學習,對將來的複試很有用)?對於非法學本科的同學,請你們想一下本科專業與法學的關聯點。此外,諸君可以多瞭解一些近年的法律熱點問題和新頒佈修改的法律,準備一本讀過的法學著作。
從2021年開始,部分院校的法律碩士新增“涉外律師項目”方向,2023年開始增加了“國際仲裁項目”方向,中山大學也是試點之一,在複試階段考生才填報自己的志願,當時筆者按順序填寫了涉外律師、國際仲裁(僅法學本科可填)與普通方向,最終錄取的時候會結合考生成績與志願順序確定最終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不論諸君填報何種方向,在複試時的內容都是大致相同的,不會說因爲你選了涉外律師或國際仲裁就提問諸君特別多關於涉外法治的問題。
筆者選擇涉外類方向的原因倒也很簡單:希望能給自己開一扇“窗口”,瞭解一下不同的世界。
回憶一下筆者複試大概的感受吧:(1)上來的法律英語翻譯環節,抽到一個“又長又臭”的語段(這裡筆者提醒諸君注意,讀《當代法律英語》更多是作爲儲備,並不一定直接考原文),翻譯的結結巴巴;(2)兩道固定的問答題,抽到一個憲法學和中國法律史的,前者答得一般,後者答的相對流暢;(3)自由開火環節,除了一些短平快的問題外,藉着一位老師拋出的話茬,筆者順勢談了談自己的畢業論文的優勢與不足,所以也建議諸位,複試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完全當成接受拷問的一方,把複試當成一種“對話”,有機會的時候也可以展現一下自己的優勢。
還有很多朋友問筆者,本科期間如果有比較豐富的活動、科研與實踐經歷。會爲自己的複試加分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複試要求交的資料不包括諸君的簡歷,但是諸君不妨把這些經歷當成一種儲備,在複試與考官的對話中,很有可能就某個話題就能延伸到自身的經歷。
筆者的複試資料:因爲不想花太多時間蒐集資料,所以報名了一家平臺的複試指導班,用的是他們提供的資料,包括了法律英語常見詞彙、複試回憶版題目等。此外,除購買了《當代法律英語》外,筆者繼續沿用着初試的專業課材料,外加翻閱了一下當年考司法考試用過的資料。
第九部分:談談不足
撰寫本篇拙作,不只是爲了希望能給諸君一些啓示,對於筆者自身而言,也是一個反思改進的過程,並且其中的一些改進已經對我的碩士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本部分我列舉幾點我在備考期間做的不足之處。
其一,沒有堅持規律地鍛鍊。特別是在後期,筆者基本已經是sedentary lifestyle,在碩士開學後也給導師批判過肥胖的問題。並非筆者天生不喜歡鍛鍊,而是感覺鍛鍊侵佔了學習的時間——這是錯誤的想法,但想刨除確有難度。我建議各位研友一定要保持每天的鍛鍊,是的,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壓力,因爲會有體力消耗,客觀上也減少了你坐在桌邊的時間,但改變總是痛苦的,筆者在碩士生涯初期也是如此,頂着諸多任務,還要經常去健身房上健身課,特別是初期時還要忍受全身的痠軟,但堅持下來後,發現自己的學習效率提高了,體態、體能有了不同程度地改善,並且很多時候其實時間是充裕的,只是我們感到一些無謂的焦慮,所以覺得時間不夠。
其二,對於時間的安排有些不規律。筆者在備考期間,曾經試過學習4天就休息一天,也曾經試過因爲過度焦慮連着二十天學習沒有休息,這是過鬆與過緊的兩個極端,希望諸君能夠努力做到“細水長流”,筆者現在原則上就是週一至週六學習與處理各種事務(坦率講,現在比備考期間忙多了),週日娛樂。
其三,有些過於使用“蠻力”。儘管筆者在本文第一部分給諸君強調了執行力的重要性,但筆者在考研備考中有時確實用了太多“蠻力”,比如在英語一的準備中,一上來就是背單詞+積累句式+做題,而沒有先花點時間看一下教材中老師講述的解題技巧,應對長難句的方法,所以效率不夠高,希望諸君銘記,磨刀不誤砍柴工。
結語
2023年是特別的一年,也是筆者人生的轉捩點。這一年,筆者在年初感染了新冠,但旋即全球疫情大流行基本結束,筆者的生活也逐步恢復到了疫情前的狀態;筆者考上了中山大學,圓了五年前與筆者擦肩而過的名校夢,也實現了本科畢業典禮上副院長問筆者“畢業後的打算”這一問題的答案;筆者的足球主隊曼城拿到了隊史上第一個歐洲冠軍聯賽冠軍,並且成爲了當賽季的“三冠王”。
轉眼間,筆者從當年的“取經人”,變成了現在的“被取經人”。
聽說現在考研壓力很大,複試線水漲船高,甚至報名人數也下降了。
但對於每一個具體的個人來說,參加考研的結果無非不就是上岸與飲恨嗎?
或許,諸君不要過度糾結諸如報錄比、分數線、排名、難度等這些表層的問題,而是去做,對,去做,不要問那麼多,不要在意那麼多的評論,不要在意身邊有多少競爭者,幹就完了,均衡輸出,直到考試的前一刻。努力了未必一定有好結果,但不努力就真的什麼也不會有。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自身的實力是在內卷的時代衝出重圍的最有力武器,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在此,不祝諸君一帆風順,但祝諸君乘風破浪。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笑人間舉子忙。”
優質筆記&專業諮詢
請點擊青苗法鳴小程序
青法在線向全體青年學人進行長期徵稿
秉承“有問題,就搜青法在線”理念。從專業學習、考試升學經驗,到比賽訓練、項目申報,再到求職經驗、職場心得,全方位帶動青年學人發揮“傳幫帶”作用。誠請大家惠賜優稿!
1.長期徵稿:包括但不限於各類經驗貼(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語學習、校園競賽、求職實習等)、學習心得類文章( 如筆記方法、考點總結等)、實務類文章(如辦案手記、法律檢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類原創文章(如考研數據整理與分析、就業趨勢判斷等等)。
2.優質選題:研究生選導師經驗;
課題申報、結項經驗;
模擬法庭、創新創業、科研立項等經驗;
實習投遞經驗、工作心得;
畢業生選調、考公、律所/央企求職、面試經驗;
就業形勢與職場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營、九推備戰經驗;考研公共課高分備考經驗;考研保研數據及案例分析;出國留學申請、就讀心得體會;專業學習、校園生活、期末考試逸聞趣事;本科生、研究生專業學習方法。
賜稿郵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詳情信息請見:!
本文責編 ✎ 確幸
本期編輯 ✎小賢
法學學術、熱點爭鳴、交叉學科,請認準“青苗法鳴”微信公衆號
長期收稿郵箱:qmfmbjb@163.com
社羣交流請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
付費諮詢與講座請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