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廠1200億併購加國IC通路商 業界曝內幕:重大里程碑

文曄宣佈斥資38億美元併購加拿大商Future Electronics,將改謝電子通路版圖。(圖/趙世勳攝、翻攝自Future Electronics臉書)

全球IC通路產業板塊,9/14出現大挪移,臺廠文曄(3036)宣佈以38億美元、約當1200億新臺幣,現金併購加拿大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文曄吃下Future,有點讓人意外,市場原本預期應該是雙A或是大聯大有機會。」一位通路商向CTWANT記者分析,不過,兩家合併後互補效果應該是最好的,這是臺廠的重大里程碑。

根據CMoney網站資料,2022年艾睿營收約爲371億美元、安富利約263億美元、大聯大約258億美元,依序爲全球前三大,文曄約190億美元排名第四,Future則以60億美元排名第七,也就是說,文曄併購Future後,將一舉超越大聯大,打入全球前三名。

儘管文曄和Future是IC通路同業,但再併購案之前,大家各做各,鮮少有往來。Future爲老牌IC通路商,由Robert G. Miller在1968年11月創立,總部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 Robert G. Miller擔任執行長,一直維持私人公司沒有掛牌上市,十分低調,直到2023年2月,創辦人離婚後遭指控爆出性醜聞,他雖否認指控但也卸下董事長及執行長職務,改由全球銷售暨行銷執行副總裁Omar Baig接任。

Future創辦人交棒後,隨即決定出售持股,三月間便委託財務公司向全球一線IC通路商邀請出價,並與候選企業面談。「因爲Robert G. Miller家族沒有人想要接下公司,接班問題也是這次出售的主因。」一名通路商業務主管告訴CTWANT記者。

Future全球銷售暨行銷執行副總裁Omar Baig接任董事長及執行長,也將進入文曄董事會。(圖/翻攝自Future Electronics官網及Strategic Financial Group, LLC臉書)

月前,Future確定「嫁給」文曄,嫁妝是1200億新臺幣現金,足足是文曄股本102億元的約12倍,跌破業界人士眼鏡。對於是否有出價爭取Future?大聯大沒有迴應CTWANT記者。至於艾睿、安富利,通路業者則研判,願意出的價格應該不會太高。

「之前就有聽說Future想要出售,市場上大家也都以爲,應該會是由艾睿、安富利或是大聯大娶親成功,但從市場版圖來看,不過這樣的合併對Future來說,會有一種被吃掉的感覺,跟文曄的合併,應該還是可以保有話語權,這應該是Future團隊所考量的關鍵。」一位通路高層分析。

在通路商業者眼中,「小而美,是業界普遍對Future的形容,因爲比營收,Future的營收規模大約僅是文曄的三分之一,但是比獲利,Future的毛利率約18-20%,這在通路業是相當少見的高水準。」

「除了營收組合的互補外,文曄願意讓Future執行長Omar Baig加入董事會,確保既有團隊及雙總部架構,並訴求雙方合併將可躍居全球最大,應該就是讓Future點頭同意的關鍵。」一位通路商這樣判斷。

事實上,文曄科技董事長鄭文宗在併購案記者會上,即公開對Future「示好」,他分析併購案的優勢,「對文曄、Future及整體供應鏈生態系統具有重大轉型意義。Future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和優秀的員工,在產品種類、客戶覆蓋和全球佈局方面都與文曄高度互補。」

Future創辦人Robert G. Miller因爆發醜聞而辭去董事長及執行長。(圖/加拿大時訊)

「Future的管理團隊、全球所有員工以及據點和物流中心都將會持續營運,併爲公司提供寶貴价值。文曄將邀請Future執行長Omar Baig在交易完成後加入文曄的董事會,並期待與他及Future在世界各地的優秀同事合作,共同打造一流的電子元件通路商。」鄭文宗說。

法人分析,從營收比重來看,Future的工業應用約佔其總營收的45%,再來則是消費性產品21%及汽車電子12%,另外通訊約10%,電腦及其周邊產品則約4%,而文曄的通訊及手機相關營收佔比約爲50%,至於工業應用則僅佔11%。

「文曄併購Future,從雙方營收及獲利的數字來看,確實有加分效果,因爲雙方的主要市場及產品類別,都有相當部分的互補作用,文曄主要是大中華市場爲主,Future則是歐美市場,只要能維持1+1=2的水準,對文曄來說,就是一個不錯的交易。」光電協進會特約顧問柴煥欣告訴CTWANT記者說。

「不過真正的考驗則是在合併之後,從過去臺廠併購歐美廠商的案例來看,企業文化帶來的管理差異,往往是一個大問題,而且通路商的特性是貿易,換言之,通路商除了要顧好客戶外,也要跟供應商維持好關係,否則一旦供應商決定停止代理授權,這就可能引發新的變數出現。」柴煥欣說。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