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兇殘了,校招本科生,以爲2k夠低了,結果還有1k的,認真的嗎

你畢業的時候,第一份工作,工資是多少呢?

我12年畢業,畢業後耽擱了一年,13年開始工作,第一份工作在保險公司做內勤,一個月到手2000多,確切點是2500左右吧。

工作地點在廊坊市,整體消費水平是比較低的。

工作半年多,我跳槽了,保險內勤沒意思,跳到了一家外企,做排版編輯,工資模式是底薪加業績(業績跟本月乾的活直接掛鉤),每個月能拿到3500元,有的時候會再多幾百。

當時公司拿的最低職位是“admin”,我們是和“query”是主力,我們負責排班,“query”負責查,而“admin”呢,負責收發,拿的最多的是“query”,她們也最忙,人數比排班這邊少,所以人均就拿得多點,最低的“admin”一個月不到2000元,確實沒有什麼工作量。

十年過去了,工資早就不一樣了。

20年離職的時候,我的工資水平大概在16000以上,身邊的朋友們工資也早就翻倍了。

這樣一個背景下,還有招聘工資是“3k”的嗎?

我太樂觀了,辭職在家幾年,外邊早就變了天,不僅有3k,現在還有2k、1k的,就問誇張不誇張吧!

校招本科,這工資在開玩笑嗎

不說遠的,就說近的,24年校招中就不乏有2k、1k的薪資待遇啊。

並且不是專科學歷,明確要求本科學歷,而且顯示是“郵電大學站”,有兩個招聘宣傳備受關注,一個是招聘無機金屬、材料工程、經濟管理、行政管理,薪資顯示2200元,還有一個是要求“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專業,崗位名稱是“雲平臺技術支持”,薪資很亮眼,企業方一咬牙給出了“1-1k”的薪資待遇。

實話說,這工資都多餘寫,不如直接寫“招聘本科生,沒工資,願意您就來”。

1000元的工資,夠吃飯的嗎?這大學生也太難了,要是拿這樣一個offer,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講吧。

不過從這樣的招聘宣傳中,也確實感知到一件事:現在大環境是真的不好啊,大學生是真的不好找工作啊。

還是大廠給力啊

大學同學小劉,在東大讀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的時候,經過校招進入了華爲,畢業就能拿到月薪一萬的工資。

這個對比實在是一天一地,而且入職後提薪非常快,用她自己的話說是,確實賺的很多。

她們夫妻兩個短短几年攢夠了首付(買房時也外借了一些),買的房子53000一平米,到現在借款全部還清,每個月還2萬貸款。

夫妻兩個賺多少錢,心裡就有數了吧,是掙得真多。

大廠和國企,一天一地,不過呢,付出也不一樣,前者加班加點,後者朝九晚五舒服自在。

可大廠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進的,門檻之高,咱就不細說了,而國企雖然工資不高,門檻只能說更高。

再看看現在的一千多萬應屆生,和被迫失去工作不得不再找工作的人們,的確是不容易啊。

該如何定位讀書

現實就是這麼個現實,情況也是這麼個情況,不由得就陷入了沉思:只有少數人找到了較爲理想的工作,很多人找工作難,讀了那麼多年書,如果到最後真的找不到工作,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呢?

別高姿態說是提升自己,如果連個靠譜的工作都找不到,生存都成了問題,何談自我提升呢?

父母們都捲入教育的大環境中,聲稱“砸鍋賣鐵”也得供孩子讀書,孩子纔有機會出人頭地,結果呢?會不會有一盆冷水撲面而來的感覺?

所以要及時調整了,書,是要讀的,但是要靈活讀書,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傾注在高考、大學,因爲結果是未知的。

還是得有一技之長,不能死讀書,讀書本身的意義是自我提升,是讓知識成爲自己適應社會、提升生存能力的工具,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探索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