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之後美國又對微信下手!史上還有更"髒"手段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全面限制TikTok和微信(來源:original)

TikTok在美國似乎已經命懸一線。

8月3日,特朗普更赤裸裸開出價碼,稱自己不反對微軟收購TikTok,但前提是美國政府必須從中“分一杯羹”。

這無異於明搶。

更加暴虐的是,當地時間6日,特朗普簽署兩項行政命令,宣佈將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國個人或實體與TikTok以及WeChat(微信)進行任何交易,並規定將在45天后禁止兩者在美國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意圖禁止TikTok所鼓譟的理由是,“擔心軟件會竊取美國公民的信息,有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衆所周知,TikTok明顯是一個娛樂性質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軟件,哪裡談得上威脅國家安全?

這顯然是一場霸道的“陽謀”。

事實上,除了TikTok、微信,爲了制裁他國企業,美國可謂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國的“長臂管轄”。

簡單來說,無論是否具有美國國籍,只要和美國發生了聯繫,就受美國的管轄。長臂管轄逐漸由美國州際之間拓展到了全美,甚至國外。

“長臂管轄”已逐漸代替傳統軍事武器,成爲美國維護國際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濫用對他國經濟主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曾經遭受過美國“制裁”的知名企業還有很多,今天盤點一些美國的伎倆,它是如何一步步製造起“美國陷阱”的。

伎倆一:“羅織罪名

爲達到目的,美國會“羅織”一些罪名,不公開聲明,也不由辯解,直接將人送入縲紲,給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感。

典型案例,就是阿爾斯通事件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作爲世界工業巨頭,一直是法國傳統工業的驕傲。進入21世紀後,美國電力巨頭通用公司瞄上了這塊肥肉,並展開收購阿爾斯通的商業談判

在談判過程中,2013年4月,阿爾斯通公司國際銷售副總裁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在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還沒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

“突然,我變成了一隻野獸。我穿上了橘色的連體服,身體被鏈條鎖住,手腳被戴上鐐銬。我幾乎無法行走,也無法呼吸。我是一隻被捆綁的野獸,也是一隻掉進陷阱裡的困獸。”皮耶魯齊在他的作品《美國陷阱》這樣描述被捕時的場景

他被起訴多次洗錢、腐敗同謀等10項罪名,最高可被判處125年監禁。

認罪聽證會前,美國檢方告訴他有兩個選擇:第一種選擇,是堅持不認罪並接受美國法律的審判。美國方面說,這條路很危險,因爲該案的檢察官正在爭取法院判處他15年到19年有期徒刑。而且,他還被告知,審判的準備工作將至少歷時三年,而且各種費用的消耗至少在數百萬美元。另一種選擇,是承認有罪,與美國當局合作,只需再待幾個月就可以出去了。對皮耶魯齊來說,當時的他其實沒有選擇。

在皮耶魯齊最後以認罪換取從輕發落。但直到2018年9月,他才走出監獄,恢復自由。美國也通過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實際上控制了法國所有核電站。

對於中國,美國也頻出手。除了此前的孟晚舟事件,還發生過一起與之類似的吳振洲事件。

2008年12月5日,深圳馳創公司總經理吳振洲在香港機場乘坐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飛機,應邀前往美國參加耶魯大學的CEO峰會。

在抵達美國芝加哥機場,準備轉機前往波士頓時,吳振洲被荷槍實彈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人員攔住,並當場宣佈他被拘捕。

當時拘捕的理由是:涉嫌虛假報稅出口違規。

2010年5月,美國檢方對吳振洲提起了訴訟,涉及17項罪名。據檢方稱,數家中國機構通過馳創購買了被懷疑用於電子戰爭、軍用雷達、防火、軍用導向器以及衛星通訊等的電子元器件。

對於這一指控,吳振洲進行了無罪辯護。但最終吳振洲仍在2011年1月被判處97個月有期徒刑。2013年9月12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宣佈因17項罪名中的2項指控不成立,將吳振洲的刑期從97個月減少爲84個月,也就是7年。

在沒有公佈確鑿證據、沒有確定罪名的情況下,吳振洲被關押300多天。他開始了漫長的記錄,完成了《獄中日記》,他描述美國的監獄稱,“早上5點就起牀,5點半吃飯,每天50人脫光赤裸一字排開檢查三次……這是入獄第56天,聽獄友說起美國另一所監獄的可怖!”

2015年3月19日,吳振洲出獄,恢復自由後,自紐約拉瓜迪亞機場乘坐飛機返回了北京。

“翻手爲雲覆手雨”,面對美國以“法律之名”而進行的“深文羅織”,個人的力量總是太渺小。

伎倆二:“巧取豪奪”

美國一些手段,經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冠冕堂皇”插手企業交易的背後,“巧取豪奪”相關的利益纔是美國的最真實底色。

歐洲企業常常苦不堪言,美國司法部門以獲取鉅額罰款收入、幫助美國企業打壓競爭對手爲目的,濫用“長臂管轄”,對歐洲企業頻頻下手。

阿爾卡特的“消失”就是一個典型。

阿爾卡特公司成立於1898年,相繼併購法國數家電信設備公司後奠定行業龍頭地位。它掌握國際前沿產品和技術,在全球電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

截至20世紀90年代,該企業在光學網絡市場、路由器等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業務遍及130多個國家。

爲擴大國際市場份額,2006年,阿爾卡特完成了對美國朗訊的跨境併購,成立了阿爾卡特—朗訊電信公司,市值達到300億歐元。合併後公司通過整合歐美市場,掌握全球固定、移動網絡和寬帶接入40%的市場份額。

此時,阿爾卡特—朗訊已躋身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並對全球第一的美國思科形成直接競爭威脅。

可是,好景不長。2007年,美國司法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開始聯合調查阿爾卡特於2001-2006年在哥斯達黎加、洪都拉斯和馬來西亞等地的行賄行爲,指控阿爾卡特行賄超過800萬美元,獲取了4810萬美元的合同,違反了美國《反海外腐敗法》。

爲免於刑事處罰,2010年,阿爾卡特—朗訊與美國司法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同意向美國兩個部門分別支付9200萬美元和4500萬美元罰款,總計1.37億美元,達成庭外和解

從2007年遭受美國“長臂管轄”以來,阿爾卡特—朗訊深陷司法糾紛導致國際聲譽大跌,原本的國際市場份額被美國思科、芬蘭諾基亞和瑞典愛立信迅速瓜分。

2015年,阿爾卡特—朗訊資不抵債,被芬蘭諾基亞公司收購,在國際電信市場徹底消失。

美國司法部門通過“長臂管轄”,幫助美國企業打壓國際競爭對手,致使法國“工業之花”阿爾卡特遭到巧取豪奪,最終在歷史舞臺上消失。

有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8年,美國通過《反海外腐敗法》給英、法、德、日等多個國家的26個企業定過罪,這些企業談起來都是大名鼎鼎,包括勞斯萊斯、興業銀行、戴姆勒、西門子、松下電器、日揮株式會社等等,但都沒逃過美國的“長臂”,被罰金額累計超過88億美元。

圖: 2008-2018年根據美國《反海外腐敗法》被定罪的企業名單 (來源見參考內容[1])

伎倆三:“藉機生事”

美國的司法非常複雜,也貌似公正,但什麼時候什麼條款適用什麼情況完全由美國自己說了算。美國選擇藉機制裁他國企業的背後,經常是針對某一產業領域,最終目的是將本國利益最大化。

20世紀80年代,美國以貿易失衡爲藉口,對半導體汽車日本優勢產業進行打壓的歷史令很多日本人迄今都記憶猶新。

衆所周知,目前芯片技術最強的國家是美國,但其實在80年年代,日本在芯片上比美國還牛,日本芯片出口額全球第一,美國只能排第二,讓美國感到十分的驚慌。

於是美國藉機向日本芯片行業出手了。

1982年到1984年,東芝的子公司東芝機械向蘇聯出口了8臺車牀,併爲相關的車牀配套了數控裝置,提供了所需軟件。

於是,美國就對東芝公司進行了制裁,禁止東芝進入美國市場3年,這就是著名的“東芝事件”。

“東芝事件”更重要影響是,美國藉此給日本施壓,雙方達成協議,日本加入美國戰略防禦計劃,美國有權得到所有技術,藉此打開了獲得日本技術的渠道。

在美國的打壓之下,日本半導體產業走下神壇,從此元氣大傷。

此外,30年前還有一幕奇怪的場景,至今讓日本人難以釋懷:去日本汽車專賣店,卻看到店裡還擺放着美國產汽車,日本店員在推銷自家汽車的時候,還同時推銷美國汽車。

這都是當年美國對日本“極限施壓”的結果。

上世紀80年代後,日本小汽車開始搶灘美國市場,美國市場上每4輛車中就有1輛是日本車;而美國車僅佔日本市場的1.5%份額。

於是,從1979—1992年有關美日汽車貿易摩擦的談判,幾乎沒有停止過。

雖然美日不同的汽車消費文化是造成這種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但美國依然決定動用制裁手段來解決問題。

1981年,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日本通商產業省被迫同意主動限制對美國的轎車出口,日本主動將年出口量限制在168萬輛以內,並在未來對這一數字進行動態調整。在此基礎上,美國還進一步要求日本加大國內市場開放,購買更多美國汽車。

歷史常常驚人的相似,30年前美國對日本的這一套,今天又重現。

美國一方面對TikTok施加政治壓力,一方面洽談收購大多數股份。稍加分析,就可以發現,TikTok在美國的遭遇,與其說是國家安全問題,不如說是商業史上的一場巧取豪奪。

後發國家在追趕式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引發守成國家的警惕和打壓。如何應對得當,化解危機,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毅力。

參考內容:

[1] 楊成玉.反制美國“長臂管轄”之道——基於法國重塑經濟主權的視角[J].歐洲研究,2020,38(03):1-31+161.

[2] 唐霽,應強,韓茜,楊駿,郭爽,高靜.太狠!當事人親述公司如何被美國搞垮[EB/OL].https://mp.weixin.qq.com/s/YrlaCaWNLdEUMXboRfTcRg,2019-6-10.

[3] 劉春燕.財經觀察:美國“貿易大棒”下的日本產業成敗啓示[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9-06/13/c_1124619059.htm,2019-6-13.

[4] 平悅.30年前,美國也曾像制裁中興一樣封殺東芝,但中國市場救了它[EB/OL].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80428/2264839.shtml,2018-4-28.

[5] 程成.美國製裁其他國家利益實體案例盤點[EB/OL].http://pg.jrj.com.cn/acc/Res/CN_RES/INDUS/2019/1/21/72e82b1e-c93b-461d-a7a6-e44b23cade4c.pdf,20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