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股不同權 小米威權決策優勢
廣大投資者和新一代消費者對小米的偏好,與互聯網傳統「巨獸」不同,從互聯網時代最早的新浪、搜狐和網易,到後來的BAT,這些「簡單複製、頑固堅持」的互聯網企業,無一不是從美國複製盈利模式,並在中國大陸市場頑強生存、認真改良,最終受益於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而小米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獨特的客戶體驗設計,這被金融分析師稱爲大陸設計的獨角獸潛力股。
陸美貿易戰折射出大陸核心技術的短板,而小米的脫穎而出恰恰也反映出大陸產品在客戶體驗設計上的短板。相比於傳統的互聯網巨頭,小米更有可能成爲大陸互聯網時代客戶體驗設計的方案提供者,能成爲獨具特色的且擁有互聯網精神的獨角獸企業。
小米是全球第4大智慧手機制造商,擁有衆多智慧硬體產品,還連接超過1億臺智慧設備,擁有1.9億MIUI月活躍用戶。爲了維護這些客戶的忠誠,小米在管道、技術、金融等領域都遠不如BAT等巨獸,唯一秉承的就是精準定位的產品設計,追求不斷刷新中國人、中國文化背景客戶的消費體驗。
另外,小米的手機、電視、盒子等智慧硬體全產業鏈估值,以及線上線下新零售企業估值,在國內都還沒有可參照物,這種獨角獸基因也正是資本市場的最愛,凸顯其投資價值。
而關於小米上市首日破發,不排除競爭對手煽風點火。時至今日,大陸的互聯網超大型企業已經開始「壟斷並干預」互聯網產業,直接造就了風險投資PE圈俗稱的「躲不開的BAT輪」,由於互聯網幾大巨頭壟斷了管道、品牌、支付,任何小微創業者的互聯網技術和模式創新,都難以和巨頭們的資本相抗衡,最終只能賣身於巨頭的網路。小米破發的壞消息能散播這麼快,是否有「巨獸們」的貢獻?
小米複雜的股權結構設計,同股不同權,能有效保障散戶的利益嗎?國際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明,上市公司能否創造價值,與股權結構並不存在必然聯繫。香港資本市場一直是全球公認的法制化建設最佳市場之一,經營者不敢惡意侵害小投資者利益,同股不同權在大多數情況下有助於公司管理層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換言之,這種階段性的威權樹立,給了雷軍爲核心的小米創始團隊開疆擴土的決策權,將通過創造價值爲中小投資者帶來有效的保護。
小米的投資者大都看好大陸設計創新潛力,應該給小米的創始團隊更多的時間去嘗試。也許投資者會問,什麼時候是個頭呢?未來當市場發現小米公司失去了進取的銳氣,也許是因爲企業盈利狀況好、現金殷實,也許是因爲雷軍等創業者的衰老。那時候,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模式就應該被叫停,並改爲更加傳統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全文見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