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顏甜美音+高學歷!「正妹科學家」獲國際大獎 畢業曾想造醬油
浙江大學一位長髮童顏女教授胡海嵐日前讓無數網友大呼「驚豔」,她不僅顏值爆表,更是實力超強,15日斬獲IBRO-Kemali國際獎,是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她和團隊2018年曾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的2篇研究論文,給無數抑鬱症患者帶來了福音。
據《科技日報》報導,這個獎項表彰全世界範圍內對「基礎與臨牀神經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45歲以下的科學家,每2年評選1位,獎金爲25000歐元,獲獎者將受邀在歐洲規模最大、每2年一次的歐洲神經科學年會上發表演講。
IBRO評獎委員會這樣描述胡海嵐的貢獻,「此獎爲表彰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爲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領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這些成就得益於她對系統神經科學中尖端前沿技術的駕馭,她本人正是這些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胡海嵐畢業於北京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是冷泉港實驗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博士後,2008年回國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擔任研究員,2015年加入浙大。
1973年出生的胡海嵐從學生時代起就是頂尖的學霸,被同學狂贊,「全年級數學最好的女生,輕聲細語、從容淡定、漂亮聰穎。」當朋友問她畢業以後要做什麼,她笑答,「要麼研究細胞搞科研,要麼進醬油廠造醬油。」
直到十幾年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時,胡海嵐的科研目標開始變得明確,「揭開情緒的奧秘,弄清掌控大腦神經環路的程式設計。」
胡海嵐2018年2月15日帶領她的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雜誌同期刊發了2篇研究長文(Research Article),引發業內轟動。其中一篇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推進了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併爲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被認爲「解決了世界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