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東忘西、走路不穩...看似失智前兆,可能是「水腦」惹的禍!差異在哪?4大成因一次看!
許多人會認爲老人家記憶力變差、走路經常跌倒是身體老化的現象,但事實上,長輩有可能是因罹患了水腦症。 圖/freepik
許多人會認爲老人家記憶力變差、走路經常跌倒是身體老化的現象,更會將其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畫上等號,但事實上,長輩有可能是因罹患了水腦症,纔會使腦部無法正常運作,而出現上述症狀。究竟水腦症是什麼?跟失智症有何不同?臺中長安醫院朱彥澤醫師將帶你一起了解水腦症的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以利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水腦症是什麼? 跟失智症差別在哪?
水腦症俗稱腦積水,是指腦脊隨液(又可稱作腦水)不正常地堆積在腦部的疾病,朱彥澤醫師表示,水腦症若以機器功能來比喻,指的就是工廠的機器雖正常,但由於整個空間充斥着脊髓液,以致機器無法正常運作,而失智症則與腦神經細胞退化有關,兩者都會導致腦部功能下降,所以患者容易忘東忘西,還可能因平衡較差,而導致走路不穩。
圖解水腦症成因。 圖/NOW健康製作
不過,失智症患者的年紀通常爲70、80歲,年齡較大的長輩,儘管失智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年齡仍以中、老年人居多,而水腦症病患除了會受到年紀大影響腦部老化,而使腦水循環變慢之外,患者的年齡分佈不太一定,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可能因外傷、病毒感染等原因,而罹患此種疾病。
不只老化會導致腦積水! 水腦症4大成因這裡看
水腦症不僅因老化所致,還可能由於外力重擊、罹患出血性疾病等原因,而引發水腦症。4種可能造成水腦症的常見原因如下:
1.外傷:
若頭部因跌倒、車禍、被打、手術而出現外傷,甚至出血,皆可能因此引發水腦症。尤其出血的比例愈高,脊隨液在循環時受到的影響就會愈大,進而導致水腦症發生的機率便會大幅提升。
2.自發性腦出血疾病:
如腦中風所致,而其中腦中風又可分成2種類型,1種是血管阻塞所致,另1種則爲出血性腦中風,像是動腦瘤出血(學名:蜘蛛膜下腔出血),會造成自發性出血,通常發生出血後的1周或2至3個月,腦水就會延遲性地累積,進而引發水腦症。
3.病毒感染:
例如腦膜炎、日本腦炎等腦炎,患者容易因感染導致的發炎現象,影響腦部內脊髓液的循環,進而罹患水腦症。
4.老化:
如果年紀較大,可能會因腦部退化,而影響腦水循環,最後造成腦水堆積。
患水腦症容易走路不穩 出現3症狀別輕忽
若民衆平時在日常生活或接受體檢的過程中,察覺了以下3個症狀,建議請儘快至各大醫院的腦神經外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1.記憶力衰退:
一旦罹患水腦症,不論是短、中、長期的記憶都可能因此而缺損。
2.行走步態不穩:
如走路歪斜、不穩,甚至跌倒等狀況。
3.大小便失禁:
控制人體大小便的系統,主要位於腦部額葉,若腦水壓迫到腦部中的額葉系統,便會導致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的症狀。
水腦症3大常見症狀。 圖/NOW健康製作
放長期性導管搭配藥物治療! 水腦症常見治療方法有這些
由於水腦症是因腦部出血或感染等原因所致,一般而言,醫師是無法藉由藥物有效治癒水腦症,大多需透過外科手術,將導管的一端接在腦室,另一端則接入胸腔或腹腔,替堆積於腦部的腦水進行分流,以重新建立腦部循環系統。
朱彥澤醫師指出,針對尚未確定是否爲水腦症的病患,通常醫師會以放置暫時性導管的方式,協助醫師進一步確認是否爲水腦症。醫師會先在病患腰椎的部分使用穿刺用的針,放入暫時性導管,以進行檢查及爲腦水進行分流,直到確認爲水腦症後,醫師纔會進行以下2種常見治療:
放入長期性導管:
暫時性導管僅能作爲判斷是否爲水腦症的方法,若確定爲水腦症,醫師就會爲患者放入長期性導管,建立新的管道使腦水重新循環,以有效治療水腦症。而接上導管後,導管並不會顯露於外,而是會隱沒在體內,所以患者不須擔心自身外表會受到影響。
藥物治療:
除了導入引流管爲病患治療外,神經內科醫師可能也會開立內含微量元素或幫助腦內小血管循環的內服藥給患者服用,以利縮短療程。
透過上述方法加以治療水腦症,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最後還能達到幾近完全恢復的程度。此外,由於多數水腦症患者爲中老年人,可能會同時罹患多種疾病於一身,所以因視患者的身體狀態適時補充多巴胺,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體力。
本文轉載自《NOW健康》,原文爲:長輩記性變差可能不是失智症! 水腦症3大警訊1次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