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春:3000點對現在的A股來說並不重要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本站財經、本站財經智庫聯合主辦的2024本站經濟學家年會於11月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拓新絲路 智造繁榮》。以下爲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先生的精彩內容精編:
60S要點速讀:
1、中國A股的指數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傳統的產業,比如銀行、白酒等,而高科技、新能源、芯片等產業的規模比較小,還沒有涵蓋到大盤指數裡,或者在大盤指數中所佔權重比較小。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轉型是我們的特點,產業新舊動能的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認爲上證指數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真正地反映中國的轉型。
2、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可以套現,但是不能一上市就套現。企業掙錢是沒有錯,但是不能過分地考慮自身利益。在更加長遠的生命週期內,應該按照利益共同體的目標來做決策。
正文:
上證指數應該做相應的調整,真正反映中國的轉型
從具體的細節看,明年中國消費的預期會有所提升,中美航班將會增加,我認爲可能會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預期穩定就不會出現二次探底。恢復只是時間長短問題。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時,上市的僅有8支股票,當天的股指95.79點。2007年10月16日,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這兩年上證指數一直在3000點左右,中國股市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很多人特別關注這一點,認爲中國股市不行了,中國經濟也不行了。但是實際不是這樣的,中國A股的指數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傳統的產業,比如銀行、白酒等,而高科技、新能源、芯片等產業的規模比較小,還沒有涵蓋到大盤指數裡,或者在大盤指數中所佔權重比較小。
魏鳳春:股市是不是3000點並不重要(來源:C位觀察)
在中國,投資者大部分關注的是結構性行情。從投資角度看,我個人認爲3000點並不重要,我見過中國股市到過1000點,但是也走過來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轉型是我們的特點,產業新舊動能的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在現代化進程中,產業轉型是必然的。我們看美國納斯達克100指數,其中“七巨頭”股票:微軟、蘋果、英偉達、特斯拉、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平臺和亞馬遜目前佔據了指數權重的一半以上。我認爲上證指數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真正地反映中國的轉型。
對上市公司違規套現、造假等行爲應予以嚴懲
原來宏觀經濟不錯,大家對微觀的生態惡化不太在意,今年內部衝擊比較大,宏觀的形勢相對沒有那麼樂觀,微觀的問題顯得更加明顯。過去,很多公司可能用了制度的漏洞,它沒有違法,但是違背了公平的原則。我們可能過度重視上市公司的利益,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可以套現,但是不能一上市就套現。企業掙錢是沒有錯,但是不能過分地考慮自身利益。在更加長遠的生命週期內,應該按照利益共同體的目標來做決策。
造假、套現!老百姓都能看出來的違規就不要姑息了(來源:C位觀察)
如果不堅持原則,監管層就應該嚴厲地懲罰。原來我們擔心股市的穩定,後來擔心個別公司的風險,結果整體的股市生態受到衝擊。在股市低迷時期,監管和懲罰力度需要更大一些。中國產業現代化需要資本市場,但中國股市在資本市場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上市公司需要遵守市場經濟最基礎的精神——契約、公平、利益共同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於輿情比較嚴重的,監管部門就不要姑息了。
減持是必要的,因爲股市要流動,退市也是流動性。大家認可一家上市公司,一起參與,一起成長,作爲風險對價,過去幾十年努力的大股東減持很正常。但我認爲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大股東應該至少用時間證明自己能夠不辜負大家的希望。有的公司上市幾個月後就用各種手段減持,這就有點不太符合契約精神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沒有時間,再善意的行爲和想法都很難讓投資者相信你的價值創造是和我的利益綁在一起的。最終損失的是整個資本市場,我認爲對好的行爲激勵要到位,不好的行爲懲罰要到位。
多久可以減持比較好呢?我們可以推算,一個公司有生命週期,公司一開始是新興產業,到一定時候這個產業本身就要調整,同時這個公司的領導人也是有生命週期的。綜合考慮產業的生命週期和企業家的生命週期,我認爲首先是有一個時間的界限,再來考慮減持。
很多公司爲什麼退市?因爲它已經無法和大家一起創造價值了,這個社會不需要它了。這麼多年,很多產業最後就消失了,產業裡的公司肯定也不存在了,這時候退市很正常。企業都已經退市了,老闆還不讓減持?風險也不對稱。隨着生命週期和企業家生命週期,大股東開始逐步減持,最理想的狀態是老闆減持完了,產業也完成了歷史使命,投資者也獲取了穩定的收益,企業家拿錢以後再投新的產業。企業家不能不考慮投資者利益,投資者也不能不考慮企業家利益。在比較完善的市場,買和賣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