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築展臺灣館 業界有期待

臺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至今已經十個年頭,與國人分享過去參展的經驗以及內容,「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2000-2010」即日起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行,不過,在回顧的同時,各屆策展人對於文建會有期待。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郭肇立是2008年的策展人,他指出目前臺灣館所在地普里奇歐尼宮,位處威尼斯熱門觀光景點聖馬可廣場附近,曝光率甚高,但普里奇歐尼宮屬於歷史古蹟,內部不能隨意更動,因此增加布展的困難度,往往到現場後,展品得經過修改,才能符合空間

郭肇立指出,解決此問題並不困難,但需政府投注心力,既然大展每兩年舉行一次,而且使用固定展場,他建議文建會在臺灣建蓋一比一的普里奇歐尼宮內部空間,一方面方便建築師進行展品設計,另一方面可作爲行前預展的空間。

此外,2006年臺灣館策展人、建築評論家阮慶嶽與郭肇立共同反應,文建會應該可以透過駐外管道力量,幫助臺灣館曝光,首先臺灣館並不在國家館齊聚的綠園城堡展區,很容易被國際媒體漠視,與其政府花錢國內的媒體刊廣告,還不如投資國際媒體版面

臺灣於千禧年首度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當年由國美館邀請建築師李祖原王重平藝術家蕭勤共同以《生命城市爲題參加。2002年建築師姚仁喜以《2050願景臺灣》爲題,透過闡述新竹高鐵站之建築案,勾勒未來臺灣的生活環境。2004年東海大學教授呂理煌學生以 《建築繁殖場》參與。

2006年阮慶嶽策畫的《微型城市》邀請建築師劉國滄、黃聲遠、謝英俊,以及荷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 與來自挪威之建築團體「3RW Architects」。2008年郭肇立與劉克峰兩位教授聯袂策展《夜城》,參展建築師包括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蘇喻哲等六位。2010年由交通大學教授曾瑋策展的《休息中:臺灣當代的空間變異性》,透過運用輕、軟材質,爲建築注入慢活與另類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