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考工作流(2024年版)

本文編號 240111

全文共有 45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爲留言很多

去年底,我對自己的思考工作流程又做了一些優化和改進,把它變得更爲簡潔、清晰。

因此,今天我想把它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你一些啓發。

我的核心方法論依然是我自己提出的「INKP知識管理法」(參見《打開心智》第五章)。如果你也在踐行這套方法,那這篇文章應該能給你一些指引。

當然,如果你用的是別的方法,也不要緊,因爲許多技巧其實都是通用的,你完全可以把它揉合到自己的實踐裡面。

好的方式並不被具體的方法和工具所束縛,它應當是通用的。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你完善和構建自己的思考工作流。

1. 收集

一個經常被人忽略,但又至關重要的做法是:及時把你的想法記下來。

我們每天會有超過6000個想法。哪怕這些想法只有1%是有用的,那也有60個。只要這60個能夠有10%爲我們所用,也能創造不菲的價值了。

但是,大多數想法都是轉瞬即逝的 —— 它們往往存在於一瞬間的閃念裡。可能是對閱讀到的內容的聯想,可能是對某件事項或任務的靈感,可能是對未來的一個計劃……

它們持續的時間非常短,可能只有幾秒鐘,隨即就被新的想法、新的信息所吸引注意力。

因此,維護一個能夠及時記錄想法的流程,就尤爲重要。它只是一個最簡單的步驟,但卻是整個思考工作流的入口和第一環節。

我目前在電腦上的想法收集方式是:Quicker + QuickAdd(Obsidian 插件)+ Obsidian Web(Chrome 插件)。基本能夠實現「無摩擦」的信息快速捕獲。

我在 Obsidian 中用 QuickAdd 插件設置了一個「速記」命令,指定一個快捷鍵(比如 Ctrl+0)。再在 Quicker 裡創建一個動作,內容爲:切換到 Obsidian,並按下 Ctrl+0。最後爲這個 Quicker 動作設置快捷鍵 F2。

於是,就實現了這樣的效果:在任何一個軟件裡面,不論是讀書、還是看網頁,只要我產生了任何想法,隨時按下F2,就能立刻在 Obsidian 中新建一頁筆記,並儲存到我指定的路徑裡面。

如果我想保存網頁文本,就選中欲保存的文本,按下瀏覽器插件欄的 Obsidian Web 按鈕,就可以把網頁的網址、標題和選中文本傳遞到 Obsidian 的新筆記裡面,保存到我指定的路徑。

移動端上則更簡單。我在 iOS 上寫了個快捷指令,點一下,輸入文字,就能把想法儲存到指定位置了。

以上這些信息都會儲存到我在 Obsidian 裡的「Inbox」文件夾裡面。我在 Obsidian 裡新建了一個主頁,用 dataview 插件列出 Inbox 文件夾裡的所有筆記。這樣每次打開 Obsidian,我都能第一時間看到所有我添加進來的想法。

把所有的想法捕獲起來之後,就需要抽空對它們進行整理。我一般會每週花三到四次,在有空的時候,花一點時間瀏覽一下近幾天記錄下來的新想法,看看如何發展和使用它們,如何「榨取」它們的價值。

如果是一個可以立即去行動的想法,比如試用某某軟件、嘗試某某技巧……我會把它記錄到滴答清單的「行動清單」裡面,安排時間去執行。

如果這個想法關乎一個陌生的新知識點,我會給它打上一個 #課題 的標籤,亦即告訴自己「這是一個待學習的知識點」。然後在我安排好的學習時間,我會打開#課題 清單,隨意挑選一個進行研究。

如果它是一個靈感或點子,我會打上一個 #跟進 的標籤,放入滴答清單的「跟進清單」裡面。這樣在我有空的時候,或者無事可做的碎片時間裡,就可以打開這張清單,對裡面的內容進行思考、考量,看能否發展成一個成型的項目。

如果我覺得它很適合寫成文章分享出來,我會打上一個 #選題 的標籤。然後在我有空的時候,再想一想如何把它闡述出來、講清楚。可能寫成一篇短文,作爲我的素材放入素材庫,供以後使用;也可能分享到學員羣裡。等等。

這個過程是流動的、動態的。比如我收集到一個概念,叫作「思維鏈」,我對它很感興趣,就打上一個 #課題 的標籤。過兩天我有空了,就打開 #課題 列表,找到「思維鏈」這個條目,對它進行主題研究,研究得到的信息和想法都記在這頁筆記裡面。

經過幾次研究,我覺得告一段落了,就再給它打上 #N 的標籤,把它放入 N 裡面,再在「人工智能」這個 K 裡面引用它,把它放入我的知識體系裡。

進一步,我想用思維鏈的技巧嘗試一下跟 ChatGPT 對話,就可以給它再打一個 #P 的標籤,然後記錄我使用它所得到的反饋、感受和心得。最後,我覺得可以把它寫成一篇短文,總結我對它的理解和經驗,那麼再打上一個 #選題 的標籤……

所有的每一步都一清二楚。我想要做的,只是把它放在我需要的位置,再在安排好的時間裡去發展它。就這樣,一步步對一個又一個想法去處理,讓它們紮根、生長,最終開花結果,成爲我的收穫。

這就是一個「流動」的過程 —— 它也是我在 INKP 知識管理法裡面多次強調的核心:「讓知識流動起來」。

2. 閱讀

我講過許多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要說哪一個是性價比最高、最容易入門的,我想,應該是「提問式閱讀」了。

什麼是提問式閱讀呢?簡單來說,就是以問題爲核心,用問題來驅動自己的閱讀。一本書擺在你面前,你可以正着讀,倒着讀,跳着讀,只讀一部分,甚至不侷限於這本書、可以去找其他資料來輔助學習,這些都無關緊要,你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它能如何解答我的問題?

簡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操作流程。

當我準備看一本書的時候,我會先看一下目錄,大致瞭解這本書的篇章結構;然後快速翻一下每個章節,看一下前幾段和後幾段,大概瞭解這本書想講什麼,怎麼講。

然後,我會針對這本書的內容,依照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和好奇心,提出若干個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我希望從這本書裡得到的解答,也是它能夠爲我提供的收穫。

閱讀的時候,我會以這幾個問題爲主,不侷限於作者自己的篇章結構,而是以這幾個問題爲主線,去尋找一切能夠解決問題的內容,並把它們寫到筆記裡面。

舉個例子:

比如我前段時間讀 David Chalmers 的《Reality+》,我就提了這麼一連串問題:

我們有多大的可能性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中?

哲學家如何看待虛擬世界的問題?他們的視角和思考方式是什麼?

物理學家如何看待虛擬世界的問題?他們提出了什麼方式來驗證或證僞?

我們是否有可能知道自己是否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中?如果有可能,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知道?

有哪些知名學者持虛擬世界的觀點?爲什麼?

有哪些知名學者持反對觀點?爲什麼?

那麼,在閱讀的時候,這些問題就是優先級最高的內容。跟這些問題相關的,我會進一步去精讀,並思考能否對回答我的問題起到幫助和作用。而跟這些問題無關的,那就是我暫時不感興趣的內容,我可能會直接跳過,或者大致瞥一眼,但不會看得太細。

一旦某個問題得到了比較滿意的解答,我就會把它單獨做成一頁筆記,然後打上標籤#N ,再把它放入對應的主題裡面(按這個例子來講,就是「虛擬世界」),作爲我的一個思考成果。

所以,我其實很少「一字不落」地「讀完一本書」,因爲我讀書往往是這樣的:一本書可能會讀好幾遍,第一遍可能只讀10%,第二遍可能再讀10%……每一遍,我想從中「搜尋」的內容和問題都不一樣。

同樣,我一般不會只讀一本書,而是同時讀好幾本書。這幾本書可能是同一個領域的,也可能屬於不同領域,這並不重要。

對我來說,「閱讀」並不是一種儀式,也不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它只是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僅此而已。書是信息的載體,經驗也是,人也是。天地之間一切都可以承載信息,而我要做的只是去經歷它們,把它們拾掇起來,化爲己用。

這就是「以我爲主,爲我所用」,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踐行的學習理念。

3. 觀點

我在 INKP 知識管理法裡講到過:我的知識體系,都儲存在主題K裡面。一個主題就是一棵知識之樹。打開一個主題,裡面儲存的,就是我對這個話題所知道的、我認爲有必要記錄下來的信息。

那麼這些信息包含什麼呢?大體上,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概念」,另一類是「觀點」。

這兩者其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唯一的區別在於:前者通常來說是我「學習到」的內容,是外在的、客觀的;而後者是我思考加工之後得出的結論,屬於「我的看法」。

我在《打開心智》裡面提到:閱讀最重要的,並不是記住作者講了什麼,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這纔是你從閱讀中得到的真正收穫。

簡單來說:對於一個主題,你可能會獲取到許多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涵蓋許多方面,內容五花八門,那麼,你如何總結它們?如何對這個主題形成一個整體的、凝練的看法和觀點?

再比如,這些信息可能並不一致,彼此有不同的觀點和立場,那麼你如何去統合它們?你如何判斷哪個立場是更合理的,哪些觀點是更有力的?你如何從更高的層次去看待這些爭論,得出屬於你自己的看法?

這就是你對這個主題真正的思考成果,也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這些觀點可大可小。舉個小的例子:市面上對於「合適的睡眠時間」一直有很多說法,你可能會從不同的渠道得到不同的說法,那麼如何把這些說法整合起來?你能不能用最簡潔的語言告訴我,究竟最合適的睡眠時間是什麼?

這就是一個小的觀點。它放在我的「睡眠」主題裡面,是這個主題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再舉個一個大一點的例子:比如意志力。近幾十年以來,學術界對意志力一直莫衷一是,有着許許多多的說法。

有的認爲意志力是一種「心理肌肉」,可以靠訓練來加強;

有的認爲意志力是一種「心理能量」,是有限的,用完了就需要恢復;

有的認爲意志力跟某些生理因素密切相關,比如細胞的代謝物質累積;

有的認爲意志力是一個冗餘的、不必要的概念,它只有當你自己認爲「意志力有限」時才產生作用……

這些都是外在的、客觀的討論和研究。那麼,讀完這些研究,我的看法是什麼?我又如何用邏輯和論據來支撐我的看法?

比如:假如我認爲「意志力無限」是對的,那麼我可能需要回答這些問題:

我有沒有實際證據、案例和經驗來論證它?

過往跟意志力相關的研究,實際上可能是別的什麼因素在起作用?

如果意志力是多餘的,那麼它可以被別的什麼所解釋?

如果意志力是不必要的,那麼有什麼更好的模型/框架能替代它?

從我的角度出發,更好、更全面看待意志力的角度是什麼?

一旦我把這些問題思考清楚,把這些論據和邏輯補充清楚,並把它簡明扼要地講清楚,它就形成了一個觀點 —— 也就是我對這個話題所學習和思考的最終成果。

當然,觀點不一定是永遠正確的,它隨時有可能被新的研究和信息所推翻或修正。因此,永遠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永遠不要忘了問一句話「倘若我錯了,會怎麼樣?」

我們去學習和思考,其實就是要積累一個又一個的「觀點」,並把它們放置在對應的主題裡面,構建我們的知識體系。

最後,聊一個要點。

許多人最常見的問題可能是什麼呢?只收集,但從來不整理。

這就導致了,收集到的信息永遠是雜亂的、零散的,沒有能夠把它們轉化成有效的知識,讓它們發揮價值。

這種現象也很好理解:收集能給我們一種獲取新事物的新鮮刺激,會極大地促進多巴胺的產生,但整理不能。實際上,許多人可能一想到要整理,就覺得十分厭煩。寧可讓信息在筆記裡永久積灰,也不願意去碰它們。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自己的做法是:從整理和輸出裡面獲得反饋,把它們也變成一種樂趣。

比如:

回顧舊知識的時候,通過標題回憶內容進行測試,就可以成爲一種樂趣;

獲取新知識時,回憶跟其相關的舊知識,進行聯繫、串聯,也可以成爲一種樂趣;

以某個主題爲核心,把跟主題相關的知識卡片/概念筆記整理進來,做成一個「集卡遊戲」,也是一種樂趣;

把一系列雜亂的信息梳理清楚,系統地呈現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把一個問題講清楚,也是一種樂趣;

把自己的觀點寫成文章發表出來,或者告訴朋友、跟朋友討論,也是一種樂趣……

把這些看似枯燥無聊的事情變成樂趣,你就不會再去排斥它們。

當然,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的習慣和適應,並不那麼簡單。但我希望,這能夠成爲每個人的習慣,讓我們的思維最大化地開動起來,真正把知識化爲己用。

囤積的,只是資料;能用的,纔是知識。

—— 閒聊時刻 ——

這是我 2024 年的思考工作流。今年可能會繼續做一些優化和調整,但應該不會很大了。後面有優化的話,再分享給大家。

最後,分享一下我用到的軟件工具:

我的筆記工具是 Obsidian。其實什麼工具都可以,Obsidian 只是因爲它足夠靈活和輕便。你也可以用 Notion、Onenote、印象筆記、Apple Note……順手的就行。

我的自動化工具是 Quicker。它可以設定一系列的動作,實現一鍵完成複雜的任務,對於需要多次重複操作的事項,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我的任務管理工具是滴答清單。同樣,選擇它是因爲足夠輕便靈活。你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歡的工具去替代它。

具體關於工具,可以參閱:

關於我的整個工作流程,可以參閱:

祝大家開年一切順利~

這是近期的其他文章:

THE END

- 晚 安 -